陈柏都愣了一下,抬头一看,就看到一个轮椅上满脸冷厉的老太太直接被推到了龙椅旁边。
等老太太端坐在龙椅旁边的时候,整个朝堂一时间竟然突然地就鸦雀无声了。
“上朝。”老太太眼皮子都没有看一眼下面混乱的情况,而是张开嘴清冷地说了这么一句。
一时间落针可闻。
曾经为大乾阻挡外敌,让诸国闻风丧胆不敢进犯,护大乾二十年无战火蔓延的召圣太后,居然在这个时候重新临朝了。
想当初,大乾风雨飘渺,是这个女人撑起了整个大乾,为大乾重塑脊梁,让大乾坚挺地在诸国的环视中生存了下来。
当初,整个大乾甚至都只剩下召圣这个名字,可以说哪怕她当初执政大乾也不可能有人出来阻挡,但也正是在召圣之名一时无二之时,她毅然选择了还权于皇室,甘居于幕后,这才是最让人佩服的一点,似乎权势这些东西对她来说,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一样,她的心中唯有大乾。
陈柏眼睛一动,要说在这种时候,大乾还能有谁能重塑秩序的话,唯有召圣太后一人。
因为召圣太后不贪恋权势,她要是想要那个位置,多年前就已经能做到了,那时候都不稀罕的东西,更别说现在了。
唯有一心为了大乾的召圣太后,才有这个资格,在这样特殊的时期让所有人信服。
更何况,那些武将,多半都是听着召圣之名长大的,甚至在场的一些将军,原本就是召圣太后的部下,这大乾除了大王,唯一能调动大乾军力的也只有召圣太后了。
安静的大殿,只有太后冷清的声音,“燕国商人在我大乾的议政大殿上行刺大王,诸位说一说,面对燕国此举,我们大乾该如何应对”
“这……燕国商人行刺,燕国未必就会承认,要是找借口推脱……”
“我大乾刚组织各地种植能食用的莴苣,百废待兴。”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大王现在情况不明,不易擅动。
陈柏都有些惊讶,一时之间,百官居然有序地开始议政了,无论议论的合不合适,但终归不在各自为政,各自攻伐。
等下面的声音暂停,太后开口了,“执笔大学士,拟吾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