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沈岳大约是明白了,草编包上的商标就是根据林沐的哥儿印记制的,顾东家若是和林沐是旧识,或者是林沐的手下,一看商标,就知道和林沐有关了。

之后,一直买林家的货,怕是已经确定了林家人的身份。

但聚仁堂在沙河县几十年,都和林家从无交集,难道林沐或者是他熟识的人,竟不知道林家人在林家村吗?

沈岳问道:“李掌柜,不知聚仁堂在各个县是否都有分店?”

李掌柜想了想:“倒也不是全都有。老头子是本地人,虽在店里待的时间久,但东家的产业布置一直都是从府城过来的大掌柜比较清楚,老头子知道的很少。不过去年去府城参加年会,偶然听到一个大掌柜在感叹,说他的聚仁堂所在的县虽也有姓林的,但店不赚钱,估计很快就要被召回了。”

“所以我猜,只要有姓林的地方,就建有聚仁堂?”

李掌柜这句话是反问,因为他也是懵的。

而沈岳心底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那情绪非常的复杂。

他已经基本串联起了林沐的半生经历。

先是贵门公子,只待年龄到了,就可以嫁与门当户对的侯门世子,但世事无常,林家出事,全族遇难,唯有他一家因为父亲被过继,躲过了一劫。

全家离京的时候,父亲病逝,哥哥病重,他又因为生得好相貌,被路过的行商纠缠,阻挠他一家救哥哥,为了哥哥活命的机会,他问行商要了银钱,给老母留下了银钱和信,就跟着行商走了。

后续行商的船

出了事,他被人救了,但却是跳出火坑却又进了狼窝,被弄瞎了眼睛,奄奄一息。后来姓顾的行商许是见他可怜,救了他,买了他当小厮,然后跑商过程中遇到了土匪,他们全都栽了进去。是穆长云剿匪,救了他,瞒着身份,把他带去了京城,让他当起了外室……

中间某个时段,或许是叫他找到了机会,写了一封信邮寄给家里,告知母亲和哥哥他在哪里。

但林高氏的无知和愚昧,叫林家人错失了这封信,自此双方就失了寻找对方的线索。

沈岳猜,或许是当年写信却没收到回音,叫他以为母亲和哥哥不在这个林家村,就让人在各个有林家村的地方开了聚仁堂,打听林家人的消息,但其他地方怎么可能会有林家人?

而且鉴于他后来的经历,这种打探林家人行踪的事,根本就不能放到明面上,否则不说其他,就是淮阳侯府的穆长云以及穆长云的嫡妻都不会放过林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