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蔡心里其实也存着点差不多的想法:我要是去晚点,就不用面对没学生来的尴尬。
要不是实在没人愿意接手,他这个万年老油条也不会再多留高三一年。
中途接手别人带的班,哪有自己一路带上来的省心?
等其他同事走去班上等学生了,老蔡叹了口气,端起茶喝了一口。当老师啊,容易折寿!
另一边,其他班级都热热闹闹地来了好几拨人,只高三(3)班门口冷冷清清。他们这是县城高中,哪怕把整个县的生源都吸纳过来,今年也不过凑了五个班。
初高中学费对于许多农村家庭来说还是太昂贵了。
只有那么几个班,学校也没分平行班重点班,囫囵着把人分下去。
高三(3)班的学生刚入学时成绩和其他班差不多,经过两年的努力,他们从“平平常常”跌成了垫底,可见班风有多糟糕。
宋颂不是真正的高中生,也不是老师,他没有以成绩看人的习惯。
早在开学之前,他就叫人打听过这批未来同窗的情况,得来的消息是这批未来同窗多才多艺,有的想组乐队,有的想跳街舞,有的沉迷游戏厅和台球馆,课余生活多姿多彩,没个兴趣爱好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这个班的。
这不挺好。
宋颂还挺期待和这群师弟师妹一起冲刺高考的。
顾临深做题期间察觉外头不少人来来去去,就他们高三(3)班十分冷清,不由问宋颂:“我们这里为什么没有人来?”
“别急,一会就有了。”宋颂笑眯眯。
顾临深点头,不再多问。
宋颂两人刷题到九点,外头响起了上课铃。
这时候距离学生开始报道的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