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章

互相见礼完毕,在荀家长子荀明的宣布下,宴席也就开始了。

本来按规矩,是食不言寝不语,但多是年轻人高兴,所以也没有在意那些礼仪。

宴会上,荀明屡屡和其他的弟弟们说明谢信的博学,让他们以后多学着点。

众人自然是点头答应,大哥说话可没有他们这些没有继承权的次子庶子的地方,只是在李达的角度可以看到,他们的眼神带着略微的不屑。

想想也是,大家族子弟都是去当重要大臣的,就是不是太好或者庶子什么的也是要当小官的,剩下的才去教个书,就这样的也得去大书院。难道要学习李达,和李达师傅一样有官不当,去教书育人不成?!额,真的。在这个读书人都是为当官的朝代下,像李达和他那个便宜师傅那样的才是异类。别看他们说什么大儒什么的,那个不是当官下来的。除非,李达达到非常有名的进阶,例如出书啊,开学派啊什么的。当然,李达那三本著作,因为是北地先流传出来的,他们觉得北地没有才子,也没有看,也不知道那个广为流传的蒙学三本的作者就是李达。不然,又是另一幅嘴脸了。因为在这个朝代,出书可以但你要有钱,有好些人,攒了一辈子都没有攒够出书的钱,因为是雕版印刷,加上纸张太贵,便宜的竹筒也要人工,所以。。。。。。在那时的人看来,可以出书的,多是有钱,有地位的。

酒足饭饱,一行人随着下人的指引来到各自的客房之中。

一番洗漱之后,纷纷进入了梦想之中。

次日,在荀明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了荀氏族学。

几乎所有荀氏子弟,都会在此地完成启蒙,并且接受一些荀氏特有的文化教育,这种教育是所有世家能够一直能够传承下去的秘密。不然,你觉得是何种力量可以让他们团结起来。

同时也会在这里接受大概三四年的洗脑,以确保家族弟子对家族的忠诚。就像现在小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的思想品德课一样。

如今虽然已是盛夏,学院多开始放假了,【大概就相当于我们的暑假吧,不过,以前放假的时间比较短而已,外加有学子家在外地,那就相当于探亲假一样。】,但荀氏书院这种兼职当托儿所的地方,却是没得放假的。其原因应该是古代一个家族的多在一个地方,所以就不需要探亲假。

此刻荀氏族学里面,因为还没有到上课时间,十几个荀家子弟正在玩闹。

见到荀明到来,纷纷安静下来,乖巧地坐回了座位上。看到这一幕,李达感叹了一下,因为荀氏书院这种兼职当托儿所的地方,孩子普遍年龄偏小,但各个尊师重道,相当礼貌。在想想现代。。。

然后,一番介绍。一众学子纷纷起身行礼。包括一个这个看上去比荀爽还老的家伙,不仅给荀明行礼,而且还尊称其为叔父。

一番寒暄,多是荀明问对方答。不过,在提到李达和其弟子来交流的时候,那男子很是着急,但看到就一个弟子的时候就。。。

[这位李叔父。。]李达牙疼,这。。、

两人自然又是相互好好奉承了一番。不得不说礼貌问题了,对方倒是礼节周到,只是因为太周到了,反而给人不太亲切的感觉。

甚至,李达还隐隐觉得,他在提防着自己。不过,联想到自己那时在军队,比武之前。相互打探情报的时候,也觉得人家这样也没什么。毕竟,这可是族学。

看着不情不愿的对方,李达心里暗笑,没事就是你藏得再深,我都找的出来。呵呵呵

作者有话要说: 是真的,我有一次和同学出去玩,她突然手机不见了,好一阵找都没有,打电话还关机。结果,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就是坐在我们旁边的小孩拿的,跟他要,他家长还说要我们买东西给孩子喝,不然就不给,我同学当然不同意,两人就开始吵,那小孩还打人,还把手机往地下扔。这是兼光手机壳结实,这才没有坏。然后,人家工作人员和一些坐在旁边的人,一起帮这说。我们才找回场子,不然根本说不过。一天的好心情就这么给那小孩和极品家长给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