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继续的颍川之行。李达在停留了一个星期的教学后,又迎来一场春雨贵如油,淅淅沥沥半个月。
当他们抵达颍川时已经是四月了。
来到这里一行人才不由得感慨,颍川学风之盛果然全国闻名。
核心地区如何他们等人不知道,但一路过来路过那些周边的小村子,李达都有发现里面设立了一个私塾,而且几乎每一个适龄儿童都在里面读书识字。
至于大青山那里一些村子里面,随处可见的孩童打闹玩耍的情景,在这里几乎是看不见的。
随着越来越接近颍川书院,学风就更胜一筹。
若是周边外围还在一字一词地学着《论语》;那么中部的地区,已经有一些学童拿着一本书在高声朗诵;最靠近书院的地方,不少学童更是一边读书,一边寻找伙伴讨论其中的解释。有时候,两人甚至可以为一个词的意思辩论上整整半个时辰。
当李达等人看到传说中的颍川书院,李达才知道什么才叫做,大庆国最大最有名的书院。
不说别的,就他那占地面积,照李达的目测来看,至少有上百亩之多;外围都是三米高的围墙,正前方甚至挖了一条护城河。
里面是什么布局李达不知道,但在外观看来,整个书院俨然就是一个小型的城池了。怪不得是第一书院,怪不得皇帝不敢惹世家。李达估计就这个书院的学生起码占朝廷总官员的十分之一,当然,你也别觉得少。毕竟现在大庆朝还是实行父子继承制的,高位的都是世家子,而这种书院多是他们用来招揽人才啊,提高社会地位的。所以多是小家族和平民子弟,你说说看着士族里不厉害。
当然望山跑死马当李达一行人来到颍川书院门前时,已经是正午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