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

回到府里,诚王就在正厅对家里夫郎吩咐了。

[这件事不小,要抓住这样的人咱么不能给他们反应的机会。事情必定瞒不住。所以我想好了,过一会我直接去将军那里,和他说去,让他给我些人手,咱么直接点,把事闹大,告这些奴才,奴大欺主,贪污主家财物,也算给周围的提个醒,恐怕他们府上也不干净。]

[那咱么府里的名声?]王妃有点迟疑,毕竟这造反可是要名声的。

[什么名声,咱么不说,别人就不知道了?欲盖弥彰!还不如大大方方的说出去。这事咱么占理的事,怕什么!只要把他们贪污的比例说出去,怕有九成的官宦世家要查自己家,到时候他们那有空说咱么,怕是比咱们家还不如呢。]诚王很淡定,自己家可是皇家就这德行,人家怎么想也会觉得是那边的错,或者干脆觉得自己是在借机清理门户。反正自己是不想当冤大头了。或许自己还可以发布点谣言什么的。

好吧,他真相了。事情后来就真是全诚都查奴才,大牢里都关满了。连京城都开始了,皇家也罢了好几个内务府的官员。不过,更让别人觉得不是诚王不好,是皇家的奴才不好。被洗白的诚王开心的不见牙;和我斗

[咱们家的田地农庄,可以找着的就办了。够不着的就先放着。这部分我出面收拾。还有家里的那些不知足的东西,你整理账簿,把人和差额都理出来,你不好出门收拾的让身边的告诉暗一,让他处理。那些铺子都是原来挂的名头,士族不得经商,这部分只能自己收拾,不能公开,虽说大家都有,可要是要避讳些,这事就让卫轩出面料理,让他选几个简单的给明辉练练手。写信告诉他,拿出主子的款来,把我们家的东西银子都讨回来,把人该关的关,该发卖的发卖。犯错少的能留,几个头目都要严惩。 ]

[是]

随后的事情就如一锅沸水倒进了油里。

先是皇那些将军啊官员一听,居然有这样的事,自己是不是也当了冤大头了?也急了,老子自己都还没用多少呢,一帮子奴才到厉害了,给主子小头,他们拿大头!回家,马上回家,查,咱们也差,记得家里这几年庄头都说年成不好,可听听,外头老农都说一直是好年景,明显咱们受骗了,自尊心受不了了。哇凉哇凉的啊,那要多少银子给贪了,能多置办多少家产啊!

很快消息传了出去,几乎所有诚王的手下都知道了,都开始了行动。和诚王相邻的那些打仗的官员也都写了信回去,把情况说一说,看家里是不是也这个情况。全国运动啊

别看这些老爷们平日里一幅温润的样子,涉及到这样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那是刻不容缓啊。自己贪可以可下人不可以。晕,什么逻辑。当然,这是皇帝那边的。

诚王这可简单多了。这可是边城,这什么多,当兵的啊。就是当官的都是上过战场的。常言说竖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这些差不多都是各个敢说自己敢和人拼命的货色。直接先绑人,后抄家,自己家的奴才,抄他们家没压力啊,可抄出来东西都晕了,这些家里每年都要损耗不少器物,有些还是很值钱的,可是原来不是损耗了,而是让奴才搬到自己家了。

后果就是,诚王和李达小赚了一笔。呵呵什么原因呢。你看着是在打仗是吧,人生安全的不到保障啊,这有一神医有药丸效果特好你买不买,肯定要买的吧。可没银子啊。这不抄家了嘛=有银子=有药丸=有安全感=诚王李达赚钱。

而王府,两主子主子看着查抄回来的东西都堆满了一间屋子,还有整整三大匣子的银票,很是无语。

[爷,这因为咱家铺子庄子什么的,都在那边所以。。。。]

[能收回多少是多少吧。]

诚王叹了口气,都是跟着一起的,怎么就成了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