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9 部分

大小宫人,权大势大。平日里就是宫中妃嫔对其也要礼让三分。生理的变态必然导致心理的变态。秦公公就任大内总管一职后,持宠生骄,嚣扬跋扈。他与陈国公、陈贵妃相互勾结,沆瀣一气,疯狂敛财。他滥用手中的权势,在宫中排斥异己,欺压宫人。宫人们稍有“不规”或偶有“犯错”,秦公公即下令动辄责打和处罚。刑罚之残酷,无以复加,实在骇人听闻,有的甚至还要株连其他无辜之人。

拿不出钱财孝敬的宫人,或孝敬钱财少的宫人,都会受到秦公公不同程度的“关照”。而这种“关照”常常令宫人们痛不欲生。宫人们怨声载道,私下里称其为“秦剥皮”。期盼老天开眼,掉个大石头砸死秦公公。

对于护国侯杜宝宝,秦公公起初并无太深的恶感。甚至看在自家主子的份上对他还多有照顾。只是后来杜侯爷与陈国公交恶,秦公公坚定不移地选择站在陈国公一方,时不时地在皇上跟前给杜侯爷上眼药。挑拨皇上和杜侯爷的关系。

秦公公死前的那一刻真是后悔莫及,早知道与杜侯爷作对会搭上自己的小命,他何必那么不长眼呢。

☆、194夏日炎炎

后宫永远是个藏不住秘密的地方。尽管昨儿皇上颁下封口严令,要求在场宫人,不得将秦公公之事泄露出去。消息仍是不径而走。闻听此讯,后宫一片哗然。向来敏感的宫中诸人不难猜到其中的关联性。

对于秦公公之死,除了少数宫人有着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之感触。多数宫人俱抱以乐见其成之心态。受其欺凌之人更是拍手称快,“老天有眼,秦老贼终于死了。”

大内总管秦公公死了,副总管丁宽无疑为最大的收益者——接了秦公公的职位,升任大内总管。也许是多年梦寐以求的心愿终于达成。兴奋不已的丁大总管昨儿夜里居然失眠了。寅时不到,兴奋不已的丁宽就起身了。脸上平静中带着丝凝重,早早地来到承乾宫,准备着伺候皇上。

这些年来,在宫中经历诸般惊险,步步荆棘。丁宽硬是大着胆子在护国侯身上投下赌注。不可否认,正是因为投靠了护国侯,今时今日的丁宽才能在后宫争得一席之地。人生于世,就算不想争,有时候也是身不由己,不得不争。

走进寝殿,丁宽偷眼瞄了下皇上。见他神态疲惫,眼睛下头赫然多了两圈淡淡的阴影。丁宽不由心下一惊,脑子开始飞快地转动,“瞧皇上这模样,昨儿夜里似乎睡的不怎么踏实。这可如何是好?皇上晚上若是歇息不好,早上起来一准会心情不畅。皇上心情不畅,身边侍候的人就倒霉……”

伺候皇上多时,丁宽对皇上的脾性不能说是了如指掌,总也有个七八分。见状脑子一转,那里还有不明白的?皇上晚上睡不好,八成与秦公公之事有关。皇上是个念旧的人,秦公公毕竟在身边伺候了多年。主仆间多少总有些情分。昨儿皇上一气之下,处置了秦公公。可回过神后,必定后悔,迁怒他人。

世间之事,人算不尽,天算得尽。丁宽嘴角不由翘了起来。姓秦的老奸巨猾,这些年的功夫,已在宫中内外生出无数枝丫。昨儿若不是自家下手快,仗着皇上的旨意封了消息,没让那姓秦的老贼缓过气。说不定这会儿倒霉那个该是自己了。想到此,丁宽眼珠微微转动着,活该那姓秦的年老眼花,看不清形势,得罪了杜侯爷。

眼风扫过,瞧见小太监福贵端着茶盏从殿外进来,丁宽迷着眼睛里闪过一丝闪光,顺手在自己脑门上拍了一下,“哎哟,瞧我这记性。怎么能忘了侯爷吩咐的事……。”他招手示意小太监福贵过来,吩咐道,“把茶盏给我。”

宫人们进进出出,俱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小心伺候。手中捧着巾帕,水盆,口杯的太监宫女,尽管脚步匆匆,却没有发出一丁点的声响。他们都心知肚明,虽然这些日子来,皇上表面平静,依旧按着原来的规矩起坐,但狂风骤雨隐藏在平静的外表下。稍有不顺,身边伺候的内侍便会受到责罚。轻则杖责几十板子,重则小命不保。

冷天玄洗漱完毕,小太监福贵小心翼翼地递上茶盏。冷天玄每日早上起床后,为了提神,都要喝一杯浓浓的茶水。

以往的茶水都是由福贵沏的,可今儿这茶水却是丁公公亲手沏的。福贵虽知事有蹊跷,却不敢违逆丁公公。心里一个劲儿犯嘀咕,“不知丁公公弄什么名堂,可千万别出什么篓子……。”

端起水杯,冷天玄缀了一口。立即吐了出去,“这茶水怎么是咸的?”这些日子与宝宝冷战,冷天玄心里已是非常窝火。想不到连喝个茶水都不让他称心。一股子火气直冲上脑门,他眉头一皱,旋即将杯子摔碎在福贵脚下,“混账东西!”皇上此时的声音显得特别寒冷和压迫感十足,屋里的气温仿佛骤然降了下来。

“啪!”的一声,瓷杯化作碎玉四溅。福贵脸色一下子白了下来,“扑通”跪倒,不停的磕着头,“皇上饶命……,今儿这茶水……是丁公公沏的……”

福贵哆嗦着呜咽着说道,“皇上饶命,奴才冤枉这茶水

是丁公公亲手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