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0 部分

祖宗留下的古法。……臣坚决反对“恤商”法令。”

吏部尚书、工部尚书等一干文官老臣纷纷出列支持礼部洪尚书的意见。华太师抚摸着下颌的胡须不动声色,林伟成眼中怨怼之情闪现,做沉思神态。武将队列里,众人见瑞王不表态,纷纷做旁观状,不发表言论。百官各具神情,宝宝在扫视之间尽收眼底,纤毫毕现。宝宝和华玉对视了一眼,两人神情自若, “这些状况早在预料之中,两人在国事处里已就可能遇见的状况做过一番演练。”

宝宝走出队列, 从容静慧,朗声反驳道,“圣人云,天下为治,王道乐土矣。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士,国之栋梁……;农,国之根基……;工,国之助力……;商,国之血脉……。长期以来,我们实施的自给自足,已经往往不能自足,惟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更经济的实现自己的需要。这是符合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律,大势所趋,势不可挡。商人的出现,改变了民众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乃至审美观。……商人将百姓多余的物品流通出去,又将百姓及朝廷急需的物品贩运进来,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商业如一只无形的手,可以运转调配,补缺拾遗。……商业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进一步推动了社会进步,非暴力地化解或消除了某些社会矛盾……若按大人所说古法必须依从,那么请问大人,古人钻木取火,树皮遮体,大人为何不学之?……综上所述,臣以为,祖宗古法当遵,但不应一味的抱守旧例,历史在向前发展,作为社会精英的各位大人们,更应该顺应时代潮流。” 宝宝的说话声音不算大,却让人感到一股不容抗拒的气势。

华玉向前一步,出列,朗声说道,“臣赞同杜大人所言。所谓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商业的本质就是交流与交换,通过商品交流,我们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商品。一个好商人于国于民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商人一样可以以商报国。……古人云,商兵合一。……一支远行他国的商队比一支远征的军队,所带来的影响更大更深远……。”

吏部柳尚书毕竟宦海浮沉几十年,很快便镇定心神,抬头对皇上一副良臣模样,出列跪倒,“启禀皇上,万万不可听信谣言……商人重利,多奸诈小人,为谋私利,欺诈民众,如何能将尔等地位提高?”

宝宝向前一步,出列,神色自若的说道,“柳大人所言差矣,……据臣所知大多数商人并不都是唯利是图,重利轻义之辈。大多数商人都坚持价格公道,诚实经营,公平交易。提倡买卖自由,薄利多销,互惠互利。不少商人对桑梓之邦和寄居之所的公共慈善活动同样热心。比如他们中有人出资为乡民造桥修路;捐资救灾赈济等等。商人通过做生意,互通有无。……商人开办企业,招收工人,使部分失地平民免于饥谨流离,对稳定国家治安也起了不小的作用……。臣以为不但不能重农抑商,还要重商多商。”

…………………………………………………………………………………

一番唇枪舌战,反对“恤商”法令的众臣在伶牙俐齿的杜宝宝面前,均败下了阵,一时哑口无言,面面相觑。瑞王冷天聿却越听兴致越浓,不觉站直身子,凝神细听殿上辩论。

天德皇帝当朝下旨,即日起在全国颁布施行“恤商”法令。

吏部尚书、工部尚书等反对“恤商”法令的文官老臣纷纷出列,直挺挺地跪于大殿之中,匍匐在冷天玄脚下,泪眼嚎啕,“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啊——请皇上收回颁布实行“恤商”法令的成命……。不可率性妄为,宠信奸逆,听信谗言,弃国家于危难之中,抛黎明于水火之中,以致千秋万代之后为万人唾骂……”

天德皇帝冷天玄敛眉,面色阴郁,隐隐有不悦之意。却听到礼部刘尚书尚在继续嚎啕,“……微臣冒死进谏,请皇上立赐罢黜,明正典刑,以天下苍生,江山社稷为念啊——皇上。”

冷天玄厉目扫视殿下,手指着地下的刘尚书厉声喝道,“听信谗言?你所谓的谗言者指的是谁?”冷天玄面容铁青,怒意横生,眼睛中的内容阴晴不定,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带着狂热而骇人的暗魅深邃,压抑着。

宝宝皱着眉,若有所思地看着那些老臣,心里冷冷笑道,“冥顽不灵,固步自封,长跪不起似乎是忠臣的一惯做法。可惜,我却不会被感动!既然你们要玩,我就陪你们玩大点!” 他眯了眯眼睛,薄唇抿成冰冷的直线,出列走上前,沉声说道,“陛下,臣想请教各位下跪大人一个问题?请陛下许可。”

冷天玄闻言,见宝宝神色平静,心中一阵宽慰,沉吟片刻道,“爱卿但问无妨。”

宝宝神态自若的从队列里走出,目光环视一周,对上瑞王、华玉等满怀关切的目光,点头微笑以报;遇到刘尚书等不屑怀疑的眼光,则以清冷犀利的眼神逼视回去,令那些人忙不迭回转视线,不敢与之对视。宝宝沉声说道,“请问各位大人,你们反对“恤商”法令,无非是认为商人重利,为谋私利,欺诈民众。朝廷不应该给予他们平等的地位。按你们的想法,应该取消经商谋生之道,回归自产自销

的小农经济。也就是说,我们天庆国内根本不需要商人的存在,是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