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来仪自海西

唐宫外传 紫百合 2585 字 4个月前

建中二年八月,吐蕃主动前来示好。

李齐运进来道:“回禀娘娘,皇上问娘娘如今可是能出门了,今日赐宴吐蕃来使,娘娘若是有兴致可前去。”

我正在看蓝笺将所收集香花香草择类,见他肯让我去,遂道:“你回皇上我即刻便至。”又问他道:“来了些何等人物?”

李齐运道:“那吐蕃使节一人,随从不少,还带了四名进献给皇上的美女。”

吐蕃国境距京都八千里,本是汉朝西羌之地,其地多出产青稞麦、褭豆、小麦、乔麦,牦牛猪犬羊马,广有金银铜锡。大唐与吐蕃,本是战事频仍,但亦有往来通婚。

贞观十五年,吐蕃国闻听突厥及吐谷浑皆有尚唐朝公主,遣使随德遐入朝,多赍金宝,奉表求婚,太宗皇帝便将以文成公主嫁与吐蕃国君。神龙元年,遣大臣前来为其国君请婚,中宗皇帝再将所养雍王守礼女为金城公主嫁往吐蕃,吐蕃国君感激不已,岁岁朝贡。但前朝内乱之时却又兴兵来袭,亦有趁火打劫之意,却被唐军俘获大半。

弱肉强食,本是天道,他重视以武治国,并非毫无依据。昔日嫁出华阳公主,便是迫于回纥扰边压力,先帝代宗不愿大动干戈,只得与回纥通婚交好,却因我之故牵连了芙晴。他登基之后,一面加重边防兵力、筑城增兵,一面将那些吐蕃俘囚五百余人,各给衣一袭赐归,吐蕃部落无不畏威怀惠,那吐蕃国君不知他之意图到底是欲防欲战。

如今吐蕃心悦诚服,遂主动与中土交好,应系他恩威并重所致,他心存再现大唐盛世之念,以他之卓越才能,若持之以恒,并非好高骛远。只是这些帝王君主遇到国家危难之时,便将无辜弱女当作政治交易的工具,实在不够光明磊落。

吐蕃来使献美女,定是已感觉到大唐之威胁。

我点头道:“若是有吐蕃美女可观,我今日更应去看看了。”

蓝笺青樱忙了半日方才帮我梳妆整理完毕。

我从未如此精心盛妆过,即使册妃之日也是毫无心绪,勉强任宫人摆布。但是今日不同,吐蕃来使和他带的那些美女面前,我身为唐朝贵妃,绝对不能相形失色。况且,此宴父亲为新任丞相定要出席,我定要精神焕发,不可现出颓丧之态让他担忧。

我凝视镜中自己,轻黛蛾眉,眼若深潭之水,潋滟含波;眉心一点花形朱砂,双颊胭脂盈出淡淡晕红,樱唇宛如鲜菱,红润欲滴。头上乌黑如云的发髻侧挽,两缕长发垂落耳畔,鬓旁一朵重瓣海棠,斜插一枝凤口衔珠串金步摇,我略一移步,那珠串便轻轻摇颤,除此之外别无发饰。

所着衣裙看似素色锦锻,实有七彩金线暗嵌其中,可随光线明暗改变光泽,不同时刻呈现各色光彩,并非繁华服饰,但处处可见皇家上乘气派。

蓝笺眼中流连赞许之色已昭示我此时盛妆之美。

我至凝华殿前时,已有内监高声传报:“贵妃娘娘驾到!”

我缓步而入,目光只望向大殿前方头戴冠冕身着龙袍之人。距他不过十几步之遥,行走之间我分明感觉到殿中却并不只他一人目光追随于我身上。

眼角余光瞥过,他那几名小皇子与几位少傅一起肃然而坐,此时都在默默注视着我。淑妃所出皇长子宣王李诵尚不足十岁,其他皇子更小。舒王李谊并非他亲生,乃是先帝代宗藩邸正妃崔氏所出昭靖太子之子,通王李谌、虔王李谅皆是已故张妃之子。

这些小皇子眉目神情并无一个肖似他,宣王李诵更似母亲淑妃,苍白柔弱,毫无帝君之气度,他不立皇太子确有缘故,这些皇子中恐无他特别钟爱之人。

浑缄的目光犹如利箭飞来,让我有些招架不住;卢杞亦在座中,他并未出京都巡查,但我并未向他投去一眼;皇帝的面容大半遮掩在冕珠之后,他神色有些异样,似是欣喜,却又似带有惊疑。

我若是早知卢杞在此,决不会如此用心妆扮,我平日他面前从未如此经心,恐他要疑我今日本是为谁而容。

我行至他面前时,被他宽大的龙袍衣袖卷入怀中,只得坐于他身侧,群臣注目,我父亲与他诸皇子均在殿中,他此举实在是罔顾礼仪,我目视群臣轻声道:“国丈皇子皆在此,请皇上慎行。”

他拥住我,行为虽是亲密,语气却冷淡之极道:“朕今日定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