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

尘缘 烟雨江南 2912 字 4个月前

那一天,我摇动所有的经桶,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在山路匍匐,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次次的转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沧央嘉措

【作品简介】

一块青石,因为听得一巡界仙人颂读天书九卷之故,得以脱却石体,修成仙胎,却无意中纵走一只天妖,被降罪打入浊世,而那位巡界仙人也因此被清退仙班,在堕入轮回之前,两人相约三生。

这个谪仙,自然引起正魔两道的抢人大战,只是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谪仙早被杀害,而他们争夺的这个人,却是一个客栈跑堂打杂的小廝,只是挂在他项上的那块青石,却又是实实在在的仙物,难道这回连仙物都错认了主儿?

【专家的话】

一块青石,因为听得一巡界仙人颂读天书,得以脱却石体,修成仙胎。尤如《西游记》里那个从石头里蹦出的石猴,把天庭搅得一蹋糊涂,最后落得一个“齐天大圣”的美名,在西天取真经的路上终于修成正果。初看起来,《尘缘》与《西游记》异曲同工之妙,可是再往下读,就会发现,《尘缘》显然是避开了《西游记》留给大众的巨大阴影,另辟蹊径,烟雨江南独创了一个仙界,完全不同于《西游记》中天界的那套游戏规则,使《尘缘》同样具有吸引力。说白了,《尘缘》是一场世俗意义上的青梅竹马和非世俗意义上的日久生情之间的较量。在其中,我隐约看到作者将佛教文化与现世生活进行精神对比所产生的文化含义。

《尘缘》从一开始,青石(顾清)无意纵走一只天妖,被降罪打入浊世,而那位巡界仙人(洛风)也因此被清退仙班,在堕入轮回之前,两仙人相约三生。这个谪仙,自然引起正魔两道的抢人大战,只是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谪仙早被杀害,而他们争夺的这个人,却是一个客栈跑堂打杂的小厮(纪若尘),只是挂在他项上的那块青石,却又是实实在在的仙物,难道这次轮回连仙物都错认了主儿。到轮回的最后一世,两个仙转了这么多世一直都是人,但那个小妖在前面的那么多世没做过人,但却在每一世都以非人之身救过小仙,因此最后一世他也成人了。《尘缘》写的就是最后一世的故事,本来应该是这两个仙人顺理成章的完成轮回飞升仙界的,但却因为这个小妖这么多轮回执着的追随,而变得没法了断,扑朔迷离。

《尘缘》里的人物关系看起来不是太复杂,无论是曾为八方巡界之仙,被贬入下界,下界前曾与青石相约三生,其后按本次轮回定下的目标寻仙访道聪明绝顶的洛风,还是前世为天界无定河一方青石,谪仙,正道三大宗之云中居传人的顾清,更有两个仙人轮回中最关键的人物——纪若尘,作者对每个人物的刻画或细节的描述上,都显示出了一定的叙述能力,这是有难度的,但作者把握的还不错,这不容易。从故事的架构上,烟雨江南通过时空的切换来表达纪若尘、洛风、顾清之间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令绝大多数浮光掠影的同类题材小说无法望其项背。

我以为,网络小说之所以能在网上流行,比传统的纸质小说拥有更大的读者群,最主要的原因是写作者不受任何束缚,汪洋恣意,使小说故事跌宕起伏,曲折离奇,却又不失塑造人物的根本,使小说人物任意挥洒自己的能力。就拿《尘缘》来说,小说情节充满了神秘,但作者对神秘的描写并不是停留在一般的玄奥立场之上。烟雨江南笔下的“传奇人生”是凡庸细密的,是有浓烈的日常经验的,这样,使得这部《尘缘》充满了尘世的烟火气息。幸而不幸,悲而不悲,作者既保持了这段尘世间情感的冲突,又有适度的理性制约。适当的理性制约使得顾清和洛风在第三世的轮回中,与纪若尘的命运纠缠,更多了一份人世间波澜壮阔的悲情成分,使得这部小说更有了阅读的期待感。

当然,这样的写作也会出现另一种问题,那就是容易出现铺陈与闲笔运用的失当。中国古典小说是很讲究铺陈与闲笔的,目的是调节作品的节奏,拓展情节发展的宽度和深读,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尘缘》作者在这方面若能做一些研究,将铺陈与闲笔做得处处生根,盘根错节,不留痕迹,那将会令人大喜过望。

小说《尘缘》,古典味道,仙侠情怀,烟雨江南力作。

此书简介“那一天,我摇动所有的经桶,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在山路匍匐,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次次的转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沧央嘉措

序章 相约

天上一朝日月,人间几度春秋。

其时浩浩神州,关山雄踞,大河纵横,山河之间,荡荡然沃野千里,气象万千。亿万年间,天降凝露,地气升腾,阴阳交汇之下,遂有云行风动、电闪雷鸣。

物华凝聚,始现生灵。又不知几亿万年之后,方得有人行走于大地之上。当此繁荣昌盛之世,上古之事早已佚不可考。无论士林大夫,又或贩夫走卒,所知

者无非神仙精怪、种种荒诞传说。即使正史所载之洪荒纪元,也仅上溯数万年而止。大略有识之士,自然知道史书不可不信,不可全信,书上所载诸般洪荒逸事,读来与俾林野史实也相去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