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11)

吗?”品兰倒也很虚心。

明兰何尝没有吃过苦头,这几日与品兰玩耍也多少知道她的脾气,便道:“我来给姐姐猜猜看?你办一件差事前,可有先问过管事妈妈原先是如何的?”

“没有。”品兰一口否认,“我都向母亲和嫂子问清楚前因后果了,还问下人做什么?”

明兰又问:“你是不是直接叫身边人去办了事,绕过那些妈妈嬷嬷?”

品兰点点头:“那些妈妈都仗着在老太太和太太面前有些体面,总也不把我放在眼里,况且一件事明明一次可好,为何还要经二手三手的穷麻烦?”

明兰一脸“果然如此” 的高深表情,品兰心更痒了,连连追问,明兰便笑道:“那些家仆都是有身契在主人家手里的,如何有胆子和主家小姐叫板?只要‘萧规曹随’便无大错。你以后做事前,先将管事妈妈叫来细问了以前是怎么行事的?可随着便都随着,若实在不喜想改个法子,你不要自作主张,也不要在婆子跟前露了意思,先找太太或嫂子问问是否妥当,再行事不迟。”品兰皱着小脸,抱怨道:“母亲老挑我的错,我才懒得问她!”

明兰用力扯住品兰的脸,把她皱起来的脸拉平,板着脸道:“府里行事都是自有定例的,你怎知道自己法子一定好?大伯母是经老了事的,你法子好或不好,她一听就知道,总比你做错了要好。这是其一,其二呀,一件差事过一人的手便有一份干系在里头,你一上来就剥了人家油水,人家如何乐意?自然明着暗着给你下绊子,你若是提前与老太太和太太知会过了,便是再老再体面的妈妈嬷嬷也告不了你这个正经小姐去!”

看品兰还有犹豫之色,明兰最后送了一句给她:“管家本就不是容易的,你没听过‘当家三年,猫狗都烦’么?你若是怕事,索性别插手,若想管,便不能怕烦怕难!你如今还是有爹娘祖母撑腰的姑娘呢,那些做人媳妇的,对着婆婆妯娌小姑子,才真是难呢!”

有些话明兰没说,作为庶女,她比品兰更难,如兰和墨兰可都不是吃素,王氏也未必会给她撑腰。

在明兰看来,多做多错少做少错,想要不错只有不做。

雇员的心愿是少干活多拿钱,而雇主的目标是让雇员多干活少拿钱,这组劳资矛盾古今相同;不论多会做人的主母,只要危害到别人的既得利益了,那便免不了被难看。

拿十万两银子当一万两银子的家,让仆人活计轻省,月钱翻倍,节假日双薪,年末发花红,外加每年三次海外旅游,只要主母不是过分昏庸无能或被人骗了,基本上都会被人称颂“慈悲仁善”;可拿一万两银子当十万两银子的家,今天大伯子买个八百两的妾,明天小姑子们开个五百两的诗社,后天老祖宗捐一千两的香油钱,家里养上上千口的仆妇丫鬟,男人又不会挣钱,那估计只有七仙女下凡才能当好家——人家是神仙,会点石成银票的说。

正常做法是,用合理的钱当合理规模的家,不要奢侈浪费,穷搞排场,也不要过分苛刻,太过精细的算计仆妇,当宽松时得宽松,手指缝里漏出个一星半点也无妨;在这个基础上,严整家规,规范家仆行为,教导规制家仆守礼,让家风井然,已是上上大吉了。

其实品兰很聪明,不过之前李氏教不得法,又不如明兰说的入耳,嫂子文氏又隔了一层不好细说。品兰细细想了颇觉有理,回去后便跟着母亲看她理事的光景,见母亲指挥人手收妆奁、打赏仆妇、安床备席,天天都有十几个婆子围着问这问那的,只忙得轱辘一般,品兰忽觉母亲的辛苦,便乖乖随着明兰一道做每日功课:临帖,刺绣;连着老实了好几日。

李氏见女儿收了性子,大松了一口气,前日她瞧明兰指挥家仆清点箱笼或整理物事均十分干脆利落,再看她点起数来连算盘都不用,掰着手指在纸上划两笔就清楚了,这才多大的丫头呀!李氏大吃一惊,再回头看看跟在明兰后头一个劲儿嚷嚷“还没好呀,我们去玩罢”的女儿,不由得暗暗发愁。

如今看品兰有些懂事,李氏大觉欣慰,可瞧着品兰垂头丧气样子,又觉心疼,揉着女儿的头发道:“你明妹妹素日在家里规矩极重,如今来了咱家,你只要别出格,便带着她园子里头走走,也是好。”

……

到了接亲那日,盛宅上下装点一新,连仆妇都逐一换上新做的长袄比甲,品兰扯着明兰到处跑着看热闹,锣鼓喧天中,只见长梧哥哥穿着大红喜袍骑着高头白马迎喜轿而来。

“二哥也忒没出息了,瞧他笑的,嘴角都咧到耳朵后头去了!”品兰揽着明兰低语,明兰点头,今日长梧的确笑得像枚呆瓜,不过他值得原谅。

因大老太太不许纳妾,为避免青春期少年犯错误,男孩子都较早娶妻,长梧从十五岁开始说亲事,一路荆棘不断,什么马夫伙夫车夫都来凑过热闹,偏大老太太和李氏眼光颇高,不肯将就门第低的儿媳妇,于是长梧足足到了二十一岁才讨上老婆,叫他如何不乐!

明兰还见到了泰生爹,这位胡姑父大名为二牛,明兰本以为既有二牛,上面定然还有大牛,其实不然,

据说当年胡家老太太在生儿子前夜梦见有人白送了他家两头牛,后便给儿子起名二牛,牛姑父人很好,一直跟在大舅子盛维后头忙进忙出。

不过淑兰堂姐的夫婿孙志高那厮明兰就不很喜欢,生得倒是眉清目秀,可眼睛便如长在额头上一般,一股傲慢之色,后来才知道这位孙姐夫是宥阳有名的神童,十二岁便中了秀才,嗯……可是到现在还是秀才,在得知盛老太太出身侯府,儿孙均是科班出仕,立刻前倨后恭。

姑娘家不好抛头露面,便既不能去喜堂去观礼,也不能在外客中走动,品兰几次想突破重围到前头去看热闹,都被明兰扼杀在萌芽中,反被扯着到后园子去看新扎的花树,李氏清楚品兰的性子,百忙中遣了人去叫女儿到后堂去陪老太太和众女眷说话。

“三房几个表小姐都来了吗?”品兰问道。那丫鬟笑道:“全来了,连邻县的秀兰姑奶奶和月兰姑奶奶也来了。”品兰立刻沉下脸来,一口回绝:“那我不去!”

那丫鬟为难道:“姑娘,这可不成,太太吩咐过……”明兰见小丫鬟连汗都急出来了,便道:“你先走,我和你们姑娘这就过去。”

小丫鬟知道这明兰小姐虽来的日子不久,却和自家小姐极是投缘,常能对品兰规劝一二,便连声道谢着放心走了。

品兰瞪着明兰:“你打什么保票?我可不去。”明兰凉凉道:“我是无所谓啦,不过大伯母不放心你,自还会派人来逮你,三请四请,最后不过是敬酒罚酒的差别罢了。”

品兰想起自家母亲的厉害,不由得灰心道:“我是真不想见三房那几个呀!除了秀兰姐姐还好些,那慧兰你是见过,还有一个庶出的月兰姐姐,哎,更不必说了。”

明兰拉着品兰慢慢朝正堂走去,边走边问,顺带引开品兰的注意力:“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你这么记着。”

品兰不知觉地随明兰往前头走着,忿忿道:“你们一直在外地住,不知道三房那几个讨厌鬼!小时候三婶婶推说家境艰难,又说女儿家得贵养,便把三个女儿硬送到我家来,我和大姐没少吃她们的苦头!秀兰姐姐只知自保,也还罢了;那月兰,哼,逢年过节分东西她总要闹一回,不是抢我衣裳就是偷姐姐的钗环,我去告状,她还到处恬着脸哭,说我们欺负她!”

“她还偷东西?”明兰还真没想到。

品兰想起往事,一肚子火气:“哪是偷?就是明抢!大姐姐屋里但凡没人在,她就自己进去乱翻东西,捡了好的自己戴上便再也不还了!大姐姐老实,从不说她,她便愈发放肆,有好几次连母亲屋子也敢进去翻,母亲一开始还忍着,说不过是些首饰,女孩子大了爱打扮就随她去吧,直至后来发觉少了几份地契,里头还有这祖宅文契,母亲才急起来。”

“后来呢,契书要回来了吗?”明兰很恶趣味的追问。

这个问题很让品兰兴奋,她得意洋洋道:“那时她差两个月就要嫁人了,她仗着已聘了人家,娘家人不敢收拾她。谁知我母亲先去三房客客气气的把她接来,然后派人去对那亲家说月兰姐姐染了风寒,婚期推迟半年,接着把月兰姐姐关了起来,不论三房的人怎么来闹也不松口,不过三房也不敢怎么闹,怕闹大了被人家退亲,哈哈,月兰姐姐足足被关了好几十天,她交出契书才放的人;原来她连三叔都没说,偷偷藏在自己肚兜里,想带去夫家呢!”

品兰说得眉飞色舞,明兰却张大了嘴,心中翘起大拇指——果然真人不露相,想不到那个圆脸和气的大伯母居然这般辣手!

品兰被勾起了谈兴,继续往下说:“还有慧兰,与我小时候不知打过几架了。喏,你瞧瞧,这疤!就是五年前她把我推到石头上磕的,幸亏我拿胳膊撑住了,不然我的脸还不定怎么样呢!”说着掳起袖子凑到明兰面前,明兰伸头去看,果然上面好大一条疤痕,如蜈蚣般扭曲呈桃粉色。

“然后,她就被送回自家去了。”品兰恨恨道,“哼!都是白眼狼!”

慧兰和品兰足足差了三岁,居然也下得去这个狠手?明兰看着那条五六寸长的疤,能想象当初八九岁的品兰有多疼,便帮品兰放下袖子,安慰道:“我常听大老太太说起秀兰姐姐,说她倒是个好的,相夫教子,夫妻和睦,可见大伯母也不全白养了呀!”

品兰总算开了笑脸:“那还不都是我娘做了好事!那年秀兰姐姐连夜哭着跑来我家,磕头都磕出血来了,求我爹娘别让三叔把她嫁给一个黑心老财做填房,我娘好容易把她保了下来,还做主把她嫁了现在的姐夫,姐夫考上秀才后一直中不了举,也是我爹爹去疏通了关系,让姐夫在邻县做个教谕的。”

明兰连连点头:“大伯大伯母真是好人,这般肯为侄女出头,欸?对了,那伯父为何不给孙姐夫也弄个教谕来当当。”

品兰冷哼一声:“我那姐夫小时候曾被一个摆卦摊的说是有宰相命,他便打定了主意要当两榜进士,怎肯屈就那么一个八九品的清水小吏?几次回绝了我爹爹的好意,哼哼,可别才学没有志气高才好!”

听品兰吐槽,明兰不禁莞尔,心想品兰如果生

在现代,可以到天涯上开一帖子《八一八我极品堂姐堂姐夫堂叔堂婶们》,何其狗血畅快,肯定能火!

待品兰讲的告个段落,姐妹俩已走到正房门口,当前一个丫鬟正伸长了脖子等着,远远看她们来了,顿时喜出望外,急急走上前来迎接:“好姑娘,你们总算来了,里头老太太已经问过好几遍了,再不来可又要打发人去寻你们了。”

“啰嗦什么?这不来了嘛!”倾诉完了陈年恩怨,品兰心情愉悦许多,拉着明兰抬腿便往里头走,门边服侍的丫鬟刚掀开帘子,里头一个陌生的老年女声便传了出来:“……就把你们家明姑娘许了我那侄孙罢!”

品兰大吃一惊,反射性的转头去看明兰,惊奇的发现她居然反而有松了一口气的样子,只听她笑眯眯道:“上回答伯母罚你抄书时你怎么说来着?哦,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好了,我们进去罢!”

四十三话

品兰一马当先跨步进去,明兰亦步亦趋跟在后头,一进里屋,只见熙熙攘攘一屋子女眷,太太奶奶小媳妇大姑娘或坐或立,满室华彩珠光,坐在边上三太太见明兰进来,拍腿笑道:“哎哟,真是说曹操曹操到,正主儿来了!”

明兰恍若未闻,只随品兰上前一一给长辈见礼,然后恭敬到上首坐盛老太太旁边去站好,淑兰堂姐边上坐老妇人是她婆婆,她身着赭红锦绣褙子,头上横七竖八插了五六只珠宝大钗外加一多绒布玫瑰花,脖子上手腕上都挂满当当,全身披金戴银,明晃晃直耀人眼睛花。

孙母自明兰进来就上下打量她,看了好半响,沟壑纵横老脸上绽开笑容,才道:“前日里我听亲家三太太说起这孩子,就觉得好,今日一见果然是大家小姐做派,啧啧,真好模样姑娘!”说着朝上首两位老太太笑道:“我那侄子与这孩子年貌相当,趁今日大喜日子,咱们也来个亲上加亲,亲家觉着如何?”

话说完,便直直看着对方,等人家回话,一屋子女眷大多停下说话,抬头望这边看来。

明兰心中冷笑,一般说亲事为了怕人家拒绝,都不会这么直白提亲,这孙秀才妈也真够脸皮,居然当着着半个县有头脸人家女眷直白提了亲,叫人家怎么拒绝。

好吧,其实是明兰不喜欢孙母打量她样子,活像市场上挑鸡蛋似。

盛老太太用茶碗盖来回拨动茶叶,一言不发,大老太太皱了皱眉,正待说两句缓过去,盛纭已经抢着开口了:“哟,亲家太太真会说笑,您那侄子都快二十了,我这小侄女才多大?这也算年貌相当?哎呀,不好不好。”孙母脸色有些不悦:“大几岁怕什么?先在屋里放些人就是了,等媳妇过门也能伺候周到。”

屋内中女眷脸色各异,有好笑,有惊诧,也有摇头,更多是鄙夷不屑,直接低头与旁边人窃窃私语起来,明兰也对这位秀才妈敬佩不已,这媳妇还没说上呢,屋里人已经摆上台面了,这位孙母不是存心来找茬,就是真觉得无所谓,无知者无畏嘛。

可又不能明着说不许屋里放人,不然就会扣上‘妒’名,盛纭眼珠一转,笑道:“亲家太太挑侄媳妇,我这也要挑挑侄女婿,我们盛家多少有些薄面,我那堂兄是个品级不低官儿,更别说我堂侄了,可是钦点翰林大老爷!我说亲家太太,您那侄子要讨媳妇可有什么说头呢?是有功名呢,还是有田庄铺子呢?这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您倒是说个一二呀。”

盛纭说话又快又脆,兼之她这爽利性子也是本县有名,这番说半真半假,屋子里人都笑了起来,大家都知道孙母侄子早年父母双亡,不过是依附在姑姑家,平日游手好闲,只一张嘴哄孙母喜欢。

可孙母自打儿子考了秀才,觉得自己是书香门第,一般人家看不上,非要给侄子聘个好,本县里有头脸人家都被她烦过,看在盛家面上也不曾无礼,孙母吃了几次软钉子后有些灰心,几天前听三太太说起明兰,又动了心思,觉得明兰虽出身官家,但不过是个庶女,她去提亲还算抬举了呢,谁知两个老太太都不说话,干干撂着她,而那盛纭又刀口无德,句句扎心,孙母沉下脸来:“我侄子虽没有功名财帛,却是正头太太生!”

品兰小脸一片涨红,两眼几乎要喷火,在袖子下面无意识攥着明兰手,用力几乎要掐出血来了,明兰低下头,腾出另一只手轻轻拍拍她——李氏也是庶出。

当年盛维娶妻时,盛大老爷把家产几乎败净,好在李老太公为人厚道,还记着当初和盛老太公一起发财情分,便做主把孙女嫁过去,但他儿子儿媳不乐意,中途插手换了个庶出闺女过去,谁知三十年河东河西,现在李家门里就属李氏嫁最好,夫婿能挣钱又一心一意,当年那个被换掉嫡小姐反而嫁不怎么样,不知悔成什么样了。

揭人不揭短,这些年盛家渐渐发迹了,已经无人再提李氏出身,孙母这话过分了,屋内寂静一片,众人都拿眼睛去看盛家人和旁边低头吃茶舅太太朱氏,只见始终没有开口大太太李氏直直瞪着孙母,眼中冰冷一片,静静道:“长幼有序,明兰头上还有几个姐姐呢,论年纪,三叔叔家慧姐儿更配亲家侄儿呢。”

三太太刚才

还在幸灾乐祸,猛一下枪头调转被扎了个正着,连忙急急摆手:“不成,不成,这哪成呀?!我家可不要个好吃懒做穷……”兀然住口了,三太太看见孙母正对自己横眉怒目,要不是众目睽睽,估计孙母就拿出当年耙田架势来打人了;

不过屋里女眷们都知道三太太意思了,各个掩口低笑,一道道讥讽之色射向孙母和三太太,直把她们两个看老脸绛红。

品兰心里大乐,终于松开明兰手,明兰也觉得很解气,便拉了品兰悄悄后退几步,移开人群,站到花格后头歇口气。

这时坐在三太太身旁一个美貌少妇,掩口轻笑了一声道:“母亲也别急着推了,孙妹夫可是有功名,没准亲家太太还瞧不上妹妹呢!”

孙母面色稍稍缓和了些,冷哼了声:“说是,三太太多虑了~~~~!”故意把余音拖长了,三太太气浑身发抖,身后站慧兰难堪之极,低头咬唇,死死揪着一块帕子绞着,狠狠瞪了那美貌少妇一眼,那少妇毫不在意,看都不看她,屋里众人低低窃笑。

刚才人太多,明兰没有一一记住,品兰连忙解说:“坐在三婶婶旁边那个穿水红就是月兰姐姐,旁边坐那个好脾气是秀兰姐姐。”

明兰哦了一声,嫡母嫡妹和庶女,果然啊……敌人敌人就是朋友这句话,恐怕在月兰身上不起作用。

慧兰看周围女眷嬉笑指点间,似乎在指自己,羞红了脸跺了跺脚,终忍耐不住,一扭头跑了出去,秀兰看妹妹行动失礼,便陪了个罪也跟着出去了,月兰不耐烦跟三太太坐,站起来走到品兰明兰身边,很自来熟来摸明兰衣裳鬓发,嘴里笑道:“好个标志妹妹,我见了就喜欢。”

明兰在登州也会过女眷,可没见这么上来都动手动脚,只把身子侧侧偏开,品兰冷眼看着,一句话都不说,月兰见姊妹俩都不搭理自己,也不难受,只自顾自说话,品兰烦她,撅撅嘴便扭头去拿茶果吃了。

月兰一边说话,一边直勾勾看着明兰双鬟上用珍珠金丝缠出来花朵状华胜,金丝绾花精致漂亮,那明珠更是颗颗圆润晶莹,显是贵重之物,心里十分羡慕,上手去摸了摸,道:“姐姐我还没见过这么大珠子呢!二伯父是做官,妹妹必经惯富贵,不如将这借姐姐我戴两天,也好在婆家风光风光!”

明兰讶然睁着眼睛,这是在……跟她要东西吗?

她突然怀念墨兰了,她再怎么耍心眼,好歹耍档次比较高,这般死乞白赖向刚见面堂妹要东西事儿墨兰还做不出来。还没等明兰开口,月兰已经自己动手,飞快从明兰头上拔下那华胜来,拿在手里细看,摸着觉得甚是满意,回头对明兰笑道:“谢谢妹妹了,回头我再还你。”说着便往自己头上去插,明兰看目瞪口呆。

这时品兰拿茶果回来,正听到最后一句话,心中怒火蹭蹭冒起来,从月兰背后凑过去,冷不防发力,劈手夺过那华胜,塞回明兰手里,冷笑道:“月姐姐这是借呢,还是抢呀,明兰还没答应呢你动手了!都说姐夫是个有钱,月姐姐还眼红妹妹东西?!哪有这般做姐姐?”

月兰见到了手东西就被夺了回去,顿时柳眉倒竖,骂道:“我与明妹妹说话,你来插什么嘴?呸,尖酸刻薄东西,当心嫁不出去!”转头又朝明兰笑道:“妹妹不知道,我们这种乡下财主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好东西,不过是借两天戴戴,妹妹不会如此吝啬吧!”

品兰正要还口,被明兰一把拉住,明兰用眼神安抚了下品兰,转头对着月兰笑了笑,然后一本正经道:“对不住,我吝啬,我不借。”

说完立刻扯着品兰往前头走去,月兰张口结舌站在原处,只见品兰一边帮明兰把华胜戴回头上去,一边挨到老太太身边笑着说话,月兰倒也不敢追上去再去要,只在原地跺了跺脚。贪人东西事儿月兰是做惯,本想着拔了那华胜便赶紧坐回堂中,适才看着明兰一言不发样子,想她是个老实,小女孩脸皮薄不敢声张,待会儿赶紧回自家此事便无声无息了了,没想着……

月兰悻悻回三太太身旁,才知道外头戏台子快要开锣了,屋内大部分女眷正随着大太太李氏出去了,月兰连忙跟上三太太一道走,盛纭和两位老太太本也要去,可被孙母缠住了,舅太太朱氏也在一旁听着,品兰和明兰找了对墩子坐在那儿自己说话。

孙母正在那里滔滔不绝大肆张扬自家儿子,夸几乎没边了:“…县令老爷硬要请我家志哥儿吃酒,说是要请他写一幅字去当匾额,哎呀呀,志儿推脱不得才应了,要我说呀,能得了志儿字真是县令老爷福气了……”

品兰忍无可忍,凑到明兰耳边说:“明明是姐夫吃醉了酒硬要送字给县令老爷,且那次吃酒是我爹有事要与老爷说,偏偏姐夫自己过来乱喝一气,又胡言乱语了半天,害我爹爹没少和县令老爷赔罪!”

明兰大囧,这孙母可以啊,都能应聘n了。

孙母自我陶醉了半天,终于想到了盛老太太:“听说亲家老太太孙子也是读书人,不知几岁中秀才呀?”这是孙母最喜欢话题,百谈不厌,便是对方考了状元,若是中秀才年纪比自家儿子大,她也要吹嘘半天。

盛老太太轻笑了下:“十五岁。”孙母十分得意:“哟,那可没我们志儿考上早,不过也算是年少才高了。”盛老太太轻描淡写谦虚道:“谈不上才高,不过那年登州,有好几个十一二岁小秀才。”

孙母皮笑肉不笑干笑了几声:“那也没什么,兴许那年特别好考罢,就算都是秀才也不见得都是有才。”

这句话就惹恼了旁边舅太太朱氏,她忍不住讽刺道:“说起来,你家哥儿自打十二岁考上秀才,都考了几回举人了吧?怎么还没中?”

孙母强忍怒气:“人家考了几十年都有呢,几年算什么?”

朱氏捂嘴轻笑:“您说是,几十年也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