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番外

重生之幸福 桃李默言 10340 字 4个月前

娴娘存了同四皇子合作的心思后,很是注意四皇子的动向,然她刚入宫,不能让皇后看出端倪来,除了约束自身言行之外,娴娘一如一位宫嫔,不争宠,孝顺太后,对皇后娘娘有着足够的恭敬。

如果不是考虑到娴娘比较奢华的享受,她就是一位最完美的后宫妃子。皇后即找不到娴娘的错处,娴娘做得比好还好。

皇帝一如既往的盛宠皇后,对娴娘稍显得冷落,娴娘每日好吃好睡丝毫不受影响,如是一转眼过去三个月,皇帝召幸娴娘的次数屈指可数。

娴娘无所谓,反倒劝着太后娘娘,“陛下就是陛下,他不宠我,我还能怎样?我知晓陛下是为了您才让我进宫的,看陛下同皇后娘娘琴瑟和鸣,我是羡慕的,我不是皇后娘娘。”

“你这傻丫头,气死哀家了,你羡慕有什么用?如果都像你这么想,后宫里什么纷争都没有了。“

娴娘躬身听训,抬了眼睑见到太后娘娘很是气愤,娴娘找理由说:”皇后娘娘陪着陛下受了很多年的苦,如今陛下宠爱皇后娘娘也是多年结下的情谊。“

”混账话,她受了什么苦?哀家···”

太后一口气闷在胸口,对娴娘其不争愤怒不已,“哀家怎么养了你这么个没用的东西?你就不想着你父兄?惦记着皇后的位置?”

娴娘心里涌起一抹的失望,太后是怎么从后宫里熬出来的?还是被难得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以前的谨慎小心随着当了太后都抛开去了。虽然面前随侍的奴才不多,他们也很恭敬,但其中焉能没有皇帝的人?

太后越是把持权柄越是将皇帝推向贞娘,她给太后递上的梯子,她都不知晓下来。娴娘压住火气,低声说:“本朝没有废后的先例,您如今是太后娘娘,亲生儿子登级为帝,您以前吃得苦,受得委屈也应该出了,您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后宫里谁干冒犯您?皇后娘娘是您的儿媳妇,她又是贤良淑德的汝阳王王妃教导出来的,她断不敢不孝顺您,皇上对您也是孝顺的。”

娴娘跪在了太后面前,“侄女知晓您不容易,为了陛下操碎了心,在后宫里倾轧沉浮,您心里的苦皇上是知晓的,陛下已然恩封父亲为承恩侯,您安享晚年不是很好?以前受得苦现在享福,也是您想要的,陛下是有为明主,天下大事自有他操心,您累了算计了半辈子,如今陛下已然是长成,正是您享受陛下孝顺的时候。”

太后柳眉倒竖着,气得指着娴娘:“没出息,你这没出息···”

“皇后娘娘为了陛下伤过双腿,落下了病根儿,您多体谅皇后娘娘吧。”

娴娘低头,太后渀佛失去了浑身的力气,抬着的手臂放下,“你起来。”

“是。“

娴娘嘴角弯了,太后娘娘还没蠢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如此看来太后娘娘不是只有一个用途了,以前娴娘打算借着太后和皇帝频繁的起冲突行事。

皇上为了孝顺的名声着想,只能宠着她平复太后的怒意,给太后些许的指望,皇上并没忘记舅家,对太后还是孝顺在意的。

入宫这几日,娴娘发现了皇帝的另一个性情,偏执···他冷落娴娘,就是因为不喜欢,甚至不在意太后的反应,或者说同太后对着干,如此一来娴娘原先定下的计划就不好用了。

娴娘是做过母亲的,知晓儿子是母亲的命根子儿,太后只是不服气贞娘,不服气贞娘被陛下敬为母亲。这让太后情何以堪?

别看太后对贞娘很和善,总是称赞贞娘的好处,太后是不得已为之,谁希望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同外人亲近?越是想要抓紧,却越会失去,皇上的偏执可能遗传自太后。

只是太后用错了方法,让贞娘在皇帝心里地位越来越重,太后也只能越来越喜欢贞娘。

说起册封太后娘家兄弟为侯爵的事情来,很能体现这一点,皇帝先是不准,太后只能让贞娘去说和,如此才有了爵位。

如果太后眷恋权柄有心效渀前朝女帝,娴娘还能想明白,但太后的干涉朝政大多都是小事,全都没用在点子上,娴娘觉得太后挺不容易的,做必错,她就没出对过一个主意,相比较贞娘,有些事情的处理上确实有独到之处。

娴娘恨贞娘,但不得不承认如今的贞娘是个好对手,不同记忆中的庶女,汝阳王王妃做久了,贞娘也有本质的变化。

娴娘同情的望着太后,儿子同她离心离德,难怪她越是着急越是出错,“皇上心里装着皇后娘娘,您总是对皇后娘娘很挑眉毛竖挑眼的,皇上会伤心的,您和皇后娘娘在他心里最重,您也不想看着皇上不开心不是?先帝后宫三千,先帝又有钟情之人,姑姑为了陛下忍耐了良多,如今您再退一步同皇后娘娘和气些,陛下不会再左右为难。”

太后重重的叹息:“哀家的儿子只记得皇后为他如何如何,为他受尽委屈,他怎么就没想到哀家?凭什么哀家养得儿子同别人亲近,哀家为他···为他做得还不够多?照顾当初的七皇子,哀家打了他,哀家比他更痛苦,当年的皇后罚哀家在雪地里跪着···哀家只是不说罢了,哀家养得好儿子也不

记得···”

“皇上是记得的,记得的。”

娴娘对太后声泪俱下的表演暗挑大拇指,总算明白了,皇后是受苦了,但这些苦楚比起太后差得远了,夜深人静的时候,皇帝会想一想他如何从不得宠的九皇子登基的?

贞娘有是什么时候靠近他的?皇后嫁给他并不委屈,是皇子妃,相比谁受得委屈更多?皇后入门皇上就宠着,疼着,护着,太后呢?在后宫里不仅争宠还得帮着儿子陷害夺嫡对手,谁做得更多?

太后絮絮叨叨的说着往事,娴娘时不时的说两句,当然大部分说得还是皇后的好话,请太后娘娘为皇上再忍一忍。

娴娘从太后寝宫出来前,太后暗自捏了捏她的手心,眼里划过欣慰,“你比哀家想得开,也比哀家有福气。”

“臣妾不想让您,让陛下,让皇后娘娘为难,您们开心了,臣妾也会开心。”

娴娘屈膝行礼,你们开心了,我也好进行下一步,前生娴娘很少会这样说话,但不说不代表她不会,前生她一切的苦楚都自己背着,换来的是什么?

她不是不能哭,而是没有哭的机会,桃子撩开青雀软轿的帘子,“主子,到了。”

“嗯。”

桃子低头,娴娘掩饰去红眼圈,合眼沉静一会,娴娘扶着桃子的手下了凤辇,同皇后的凤凰凤辇不同,贵妃的是青雀,进去之后,娴娘不意外的看到了多日不曾见过的皇帝。

“见过陛下。”

“平身。”

皇帝扶起娴娘,见到她微红的眼角,皇帝道:“辛苦爱妃了。”

“陪伴太后娘娘怎么是辛苦?臣妾能以蒲柳之礀的侍奉陛下原因在此,臣妾明白的。”

“蒲柳之礀?朕看爱妃有倾国倾城。”

皇帝此话是真心,并且将一只点翠步摇插在娴娘发髻上,步摇的穗子划过他掌心,皇帝声音低纯:“同爱妃很配。”

娴娘转身去看镜子,背影本来留给皇帝的是如同怀春少女的羞涩,可皇帝眼中却并非如此,他的目光里多了些许的深邃,以及琢磨不定。

娴娘放下镜子,果然很配她,她最怕皇帝给得首饰太软太素,如今看来,虽然并未完全影响到皇帝,但他眼里看到得是娴娘,而非过去那位表妹。

用善后皇帝接到了两份必须处理的折子,娴娘将房让给他,也没围着皇帝献茶伺候,而是在珠帘后,斜躺在美人榻上,一人批阅奏折,一人读,一室的宁静。

皇帝放下了折子,折子随意的放置,“太不像话了,哪有一丝皇亲国戚的样子?”

娴娘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皇上息怒。”

皇帝看娴娘的目光专注了几分,“如果他们都如同汝阳王王妃学学,朕用不到动怒。”

”陛下不是说过,汝阳王王妃只有一人?像她那般全心为陛下着想的人太少了,常听太后娘娘说,她总是不叫您为难。“

娴娘挑开珠帘,笑盈盈的同皇帝对视,她的眸子点亮了皇帝的,“要不您让汝阳王妃赵孟氏教导让您生气的皇亲国戚···”

“陛下。”

娴娘被皇帝抱起,穿过珠帘走到美人榻旁边,皇帝板着脸说:“往后你就叫她王妃,赵孟氏不好。”

娴娘咯咯的笑了,“陛下不了解她,她仅守着三从四德,将丈夫儿子当成天,能惯上夫家姓氏,她只会高兴··”

皇帝从内侍太监手中接过莲子羹,“朕有些饿了,爱妃陪着用如何?”

“遵旨。”

娴娘大方的陪皇帝用了莲子羹,随后被他压住,娴娘皱眉道:”陛下轻点,臣妾疼。”

“···嗯···那里···好舒服···陛下···陛下···”

“···嗯···不好···不好的,陛下再···”

避免不了,娴娘追求起享受,陷入□的皇帝只会以为他在享受美人,娴娘眉眼间含春带笑,越发的美艳不可方物,陛下,一夜的恩宠报酬有些低。

明日汝阳王王妃入宫,娴娘勾住皇帝的脖子,将他拉向自己,明日也该会会贞娘了。

作者有话要说:桃子继续给新文求收藏,咳咳,周五还会更新的。

☆、141

自从太后的侄女贵妃进宫后,已往鲜少进入宫廷的贞娘如今成了后宫的常。 以前除了皇帝和太后的诏命之外,皇后请她三四次,贞娘只会进宫一次。

贞娘入宫很少乘坐软轿,s虽然皇帝给了她宫中做轿的资格,贞娘一直恪守着做臣妇的本分,皇帝对她越发的敬重。

女儿得宠,儿子懂事,丈夫体贴专情,外孙太子地位稳固,满朝满京城都称赞贞娘,她的日子过得平静而富足,但自从贵妃入宫,贞娘总有一种感觉,她平静的日子被打破了。

过惯平静日子的贞娘不喜欢这种变数,贵妃得皇帝盛宠,皇后很紧张,贞娘只能频繁的入宫安慰皇后,贞娘走上台阶,听见里面传来阵阵的欢笑声,是皇后再笑?

“王妃殿下,贵主儿和几位娘娘

都在。”

伺候皇后的人都很有眼力,对贞娘说出实情来,贞娘停住脚步,柔和的笑道:“你去通传一声。”

“娘娘让您直接进去。”

”有外人在,通传一声为好,左右耽搁不了多少工夫。”

“喏。”

宫女进去承禀皇后汝阳王王妃到了,娴娘坐在皇后左手边,眸子一亮,她等得就是贞娘,皇后有几分自豪的说:“快让母亲进来,她总是如此多礼,陛下说了她好几回,不让她将我们夫妻当成君臣,她对陛下哪里是臣妇呢。”

娴娘平淡的听着,皇后一拳如同打在了棉花上,前两日陛下才斥责了贵妃的父亲不分尊卑,任性妄为。

娴娘抬了抬眼,“臣妾以为汝阳王王妃做得很对,再深厚的感情,您如今是皇后,君臣在前,母女情分再后。”

旁边的低等妃嫔没有一人敢再谈笑,皇后和贵妃的交锋,她们不敢掺和其中,陛下对皇后情深意重,她们在后宫里几个月见见不到一次皇上,自从贵妃入宫后才分薄了皇后的宠爱,她们也有了一丝的机会。嫔妃彼此交换了一个眼色,贵妃一早就在皇后身边,没准等得就是汝阳王王妃。

娴娘面容平静,心里也是宁静的,贞娘离着她越来越近,她的心却不见一丝的波动,比任何时候都平稳,贞娘福身,“见过皇后娘娘。“

贞娘一袭宝蓝色衣裙,百花不落地的裙子,褙子上的绣功极为的精细,衣服扣子是用猫眼儿,她带着八宝攒金珠的步摇,腰间挂着一块上好的羊脂白玉,气派天成,风姿迤逦。

她变了许多,不是记忆中的卑微的贞娘,岁月格外的偏爱贞娘,她脸上仅画着淡淡的妆容,娴娘却看不见任何的皱纹,那双沉静含笑的眸子格外的温柔。

可这一切不足以解开娴娘的困惑,嫣然再单纯也是受过正规教导的嫡女,嫣然怎么会轻易的败给她?

在娴娘打量贞娘时,贞娘也在看娴娘,贞娘有一刻的错愕惊慌,贵妃同记忆中的不一样了,以前是个文弱没有主见的女子,耳根子软,虽然容貌出落得倾国倾城,但贞娘稍加影响,她的打扮总能很好破坏她的美貌,将美丽掩盖住几分,如今京城不流行贵妃这种张扬的打扮。

贞娘明白东施效颦永远成不了西施,再多的人学习自己的装扮只会是误入歧途,越发衬得她难得。

今日的贵妃一没穿红色,二没穿着贵妃的朝服,三没穿偏黄色,只是穿着藕色衣裙却给人以尊贵的感觉,贞娘的目光落在她头上的牡丹簪花上,许多年没见过戴牡丹花的女子了,从娴娘故去后···贞娘眯了了咪眼睛,仿佛无法承受娴娘耀眼夺目的打扮。

明明她的头钗,项圈,手镯,耳环等等都闪烁着珠光,不是金就是玉,要不就是南海珍珠攒成的,明明如同暴发户一样将所有的好定西都穿在身上,可娴娘给贞娘留下的感觉是尊贵的人就应该像她这样的穿着。

贵妃整个人是任何人难以企及的冷艳高贵,能让女人有臣服之感,贞娘心潮起伏,“见过贵妃娘娘。”

皇后动了动嘴唇,“母亲见到陛下都是行半礼的,”斜睨了端坐受了贞娘全礼的娴娘,“贵妃妹妹莫不是比陛下还尊贵?”

贞娘皱了皱眉头,女儿实在是太沉不住气了,一路顺风顺水,女儿没遇到挫折,贞娘也舍不得女儿受苦,“娘娘不可这么说。陛下宽和,臣妇感念陛下隆恩,贵妃娘娘···”

“汝阳王王妃的意思是本宫不够宽和?”

娴娘知晓两旁的低等妃嫔都不敢在贞娘面前端坐,她们见到贞娘就会起身,娴娘上辈子就没向贞娘低过头,这辈子怎可能让贞娘不行礼。

”贵妃娘娘误会臣妇了。”

贞娘将礼数做全,恭谨的说:“臣妇断不敢非议贵妃娘娘。”

“本宫误会你?那岂不是同陛下皇后娘娘做对?同京城的人做对?本宫可得罪不起汝阳王。”

娴娘玩味的一笑,“本宫着实羡慕你呢,天下做继室很常见,却没有一个像你,汝阳王疼你跟什么似的,听说还曾经为你冲冠一怒,只要你能平安,甘愿折寿,甘愿不要子嗣,啧啧,谁人不羡慕你。”

皇后动怒:“贵妃妹妹,你在同我娘说话?”

娴娘转瞬将方才锋芒收敛,对贞娘,娴娘有着高高在上的威势,在皇后面前她毕恭毕敬,“臣妾是同汝阳王王妃说话,您又忘了,您是陛下的皇后。”

娴娘尊敬的是皇后的地位,无论今日在上面坐得是谁,只要她是贵妃,她会一如既往的尊敬,娴娘挺直腰杆,说:“臣妾位正一品贵妃,虽说汝阳王王妃爵位相同,然臣妾是贵妃,她是王妃。”

一个是皇帝的女人,一个是王爷的女人,断没有贵妃的讨好王妃的事儿,娴娘眼看着贞娘跪下,这么多年她没在跪过什么人吧,下跪的感觉贞娘怕是都忘了,娴娘眸光闪过锋芒,“王妃,你这是做什么?本宫说错了什么?”

没关系,贞娘,你会越来越能回忆起你卑微的日子,你会慢慢的习惯在我面前跪着。你不是隐忍低调吗?你不是

恬淡无欲无求吗?我孟娴娘看你能忍多久?

贞娘唇边勾勒出凄苦,匍匐跪地是很不习惯,面对咄咄逼人的贵妃,贞娘有很多的困惑,贵妃如此不管不顾的张扬的个性怎么会逼得女儿难受?

以贞娘对皇帝了解,他不会喜欢贵妃这样的女子,何况贞娘手指慢慢扣紧,贵妃整个人儿都不一样了,邪魅附体?不管是不是,不懂得隐忍的贵妃成不了气候,冷艳高贵最为不得陛下的心思,孟娴娘就摆在了她的傲气上,男人得□利用。

“贵主娘娘说得是,臣妇是天大的福气,王爷是对臣妇很好。”

贞娘的委屈,贵妃的威压,被赶过来的皇帝看个正好,娴娘看到了贞娘唇边的一抹得意,笼在袖口的手指埝了两下,利用男人解决她?孟贞娘,我让你看看怎么才算是利用男人。

“见过陛下。”

皇后领着妃嫔向皇帝行礼,娴娘低下了头,皇帝面容不善,冷冷的说道:“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