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茹把宋奶奶推过来看他们玩,就回去陪许晋康了,许澄阳看宋仰看了半天,想和宋奶奶说句什么话,一回头,发现宋奶奶掉起了眼泪。
“呀,奶奶?”
许澄阳赶紧爬起来,蹲在宋奶奶身边问她。“您这是怎么了,怎么哭了啊?”
“没。” 宋奶奶忙擦了擦眼泪,对他笑了笑。“我就是看我大孙子玩,高兴呢。”
许澄阳看着她勉强扯出来的笑容,再回头看看抓着风筝跑来跑去的宋仰,忽然明白,宋奶奶这是想到了宋至远。
也许宋至远像宋仰那么大的时候,她也曾带儿子到郊区游玩,踏春赏秋,看他在草上奔跑,看他在明晃晃的阳光下固执的跟一只飞不起来的风筝较劲。
那时候她一定也是笑着的,只是那时候她家庭美满,安乐幸福,是心无旁骛最纯粹的快乐。
男孩小时候一般都会像母亲多些,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征的变化,慢慢又会变的更像父亲。
许澄阳望着不远处还在奔跑的身影,恍惚间感觉宋仰似乎长高了一些。
“奶奶。”
许澄阳回头握住宋奶奶的手,安慰她说。“宋仰十三岁了,身体健康,性格呈良性发展趋势,成绩也好,宋叔叔在天上看到他现在这样,也会很高兴的。”
“是呢。” 宋奶奶又抹了抹眼睛,笑着说。“我们小仰能长成现在这样,我是很知足的。”
“那就是了。” 许澄阳说。“ 守着那么个小不点,看着他慢慢长大,多幸福的事呀,所以以后就尽量少想不开心的事,珍惜互相陪伴的日子就好啦。”
“嗯。” 宋奶奶点头,笑着对他说。“奶奶知道了,小澄放心吧。”
许澄阳也笑着点头,他当时其实并没有多放心,因为他隐约感觉宋奶奶的状态有点不对,但他没顾上深究。
正好赶上宋仰举着风筝跑回来的时候没注意被绊了下跌倒了,许澄阳赶紧过去扶小孩,就没有注意到宋奶奶在他跑过去之后默默的擦了擦眼角,又很小声很小声的说了句:
“可是我也看不到他长大了。”
第46章
也许这天下午是真的不适合放风筝, 直到傍晚临近,许晋康和周敏茹开始收拾渔具和帐篷,招呼他们也准备返程, 许澄阳没能放起来的那只风筝,宋仰使尽浑身解数也没能创造出奇迹。
宋仰跑的小脸通红,听到招呼之后立刻停了下来, 没有固执的继续,放弃的干脆利落。
但许澄阳还是看得出来,小孩只是懂事,不想给他爸妈添麻烦,其实浑身上下都透着明晃晃的两个大字:失望。
生活处处有遗憾, 这是恒古不变的人生定理,彼时已经步入了成年人行列的许澄阳自认豁达, 倒是可以接受自己带着遗憾返程, 但他不能接受让小孩带着失落回家。
这片草地的尽头连接的是一处高高的斜坡, 像一座小山丘,坡顶有平层,上面设置的是观景台, 面积不大,白天上面总是站着很多人, 临近傍晚人们陆续离开才空了出来。
许澄阳把宋仰带到那处山坡下面,望着坡顶对他说。“小孩,你信不信, 哥哥非但能让风筝飞起来, 还能让它听你指挥, 你让它往右它不往左。”
当时周围已经没有风了,即便是爬上坡顶借助地势抛出去, 风筝也只会掉下来,宋仰觉得许澄阳大概又要逗他,但他还是配合着摇了摇头。
“等着。”
许澄阳伸手在他脸上捏了把,随后接过风筝,又把线轴交到他手里,笑着转身登上了通往坡顶的步梯。
手里的线轴齿轮开始转动,宋仰抬头望过去,看到许澄阳边快速往上跑,边回头冲他喊。 “ 抓紧点,别把你的风筝放丢了。”
宋仰下意识他抓紧线轴,同时开始做准备等待会儿许澄阳把风筝抛出,他要跑的更快些,要尽最大努力不让风筝落下来。
但事情并未如他料想的那样,许澄阳爬上去之后没有把风筝抛出来,而是站在坡顶正上面对着他的位置,一只手把风筝高高举起来,另一只手支起半个喇叭朝他喊:“小孩,好啦,风筝已经就位,现在你可以指挥它,前后滑行,左右绕圈,还可以跳舞哦。”
宋仰一愣,这才恍然反应过来,原来许澄阳是那样的意思。
真正的风筝飞不起来了,许澄阳就做了他的风筝。
坡顶距离地面有十几米高,许澄阳的脸已经有些模糊,只能看到是笑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