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税官说你这一瓮粮食只值一文钱,你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不够税额?再回去拉吧。

若是收税时只收现银,百姓便需得将自家的粮食物件先变卖置换,纵然比以往麻烦不少,可缴税时要缴多少数目确定,一条鞭过去,一年都不必再忧心。同时也能极大促进商贸流通,让民间的钱物流动“活”起来。

这是原著中霍采瑜登基之后推行的新政之一。

如今的霍采瑜越想越觉得此法应对如今的赋税烂额简直绝妙,仿佛一下子点通了他所有复杂纷乱的头绪,让他产生了无与伦比的认同。

霍采瑜内心掀起惊涛骇浪,看向李锦余的眼神全然变了。

他确定他方才的话没有表达这个意思。

霍采瑜试探着问:“此法听起来甚好,可否仔细说来?”

李锦余以为霍采瑜是让自己说说感想,把原著中提到的一些内容竹筒倒豆子似的倒了出来,夹杂着对霍采瑜的吹捧,务必让霍采瑜感受到自己的诚意。

随着许多细节的完善,霍采瑜眼神越来越亮,愈发确信这一策若能实行,必然可以给百姓带来福祉!

这样绝妙的法子,是陛下自己想出来的?

第15章 吱吱吱吱吱

霍采瑜自小天资聪颖,读书习武进境都颇高,年少时与父亲对答朝廷和军队问题也颇有见地。

尽管为了避免树大招风,他不像其他“神童”一般声名远扬,可内心是有些自负的。

那些所谓神童不过是擅长吟诗作对、赏花游水,他读的书都是兵书和国策!

否则,霍采瑜也不会一时激愤直接拦在了皇帝出游的龙辇前面慷慨陈词。

被杖打、进内狱,霍采瑜都咬牙撑了下来,对这浑浊的荻朝更加失望。

他的父亲带领手下的将军在边关忍饥挨饿戍守边疆,京城的皇帝和权贵却脑满肠肥、醉生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