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ua百货’内拍的照片,后面是贩卖生活杂货的展示橱窗。根木接下了这间百货公司五楼的改装工程,施工期是事件发生的前一晚与当晚。听说他一向习惯在自己承包的工程现场拍照留念。”
听了这番话的鬼贯仔细一看,橱窗左侧的确能隐约看见店门口的灰色铁卷门。
“请您看这里。”丹那绕过办公桌,走到上司身旁,指着照片的某一处,“这里不是有个液晶显示的电子钟吗?它的时间非常重要。您认为它显示的是几点?”
电子钟就放在根木左侧、橱窗中央从下数上来的第三阶,与一只陶制花瓶比邻,体积约便当盒大小,正面显示大大的四位数数字。文字颜色很黑,似乎不是液晶荧幕,而是上下分割的文字板。
“——是八点没错。”鬼贯从抽屉里拿出放大镜确认道。橱窗内虽然没有电灯,但光靠走廊天花板的照明就能清楚看见橱窗内的一切,电子钟似乎插上了电源,清楚地浮现出数字。
“所以根木便据此坚称他舅舅遇害时,他在大阪这间百货公司内。”
“这张照片是命案发生当天拍摄的证据吗?”
“根木说这张照片的前后两张可以说明一切。”丹那将另外两张列印照片放在最先拿出的照片两侧,“前面这张是在同一间百货公司的六楼广场拍摄,根木与一年轻女子并肩站在白色演奏钢琴前。这女子是钢琴调音师,音乐大学的学生,命案前一晚八点至十点在这里打工。根木表示因为自己对钢琴也有一点兴趣,所以就在旁边观看,等她工作结束后,一起拍照留念。”
“照片是谁拍的?”
“警卫。我也找过本人确认,他是刚好走过,在根木的要求下,帮忙按下数码相机的快门。”
“任何人都能轻易操作数码相机吗?”
“是的,特别是他用的是不需转动转盘的简易机型,与‘立可拍’同样方便。”
“我明白了。那这张呢?”鬼贯拿起另一张照片问。
照片里有几只狗躺在铺了棉被的藤篮里,几只幼犬正偎着母狗吸奶。
母狗有牧羊犬似的长嘴,身体跟腊肠犬一样短足长身。
“这是威尔斯牧羊犬,在日本算是罕见的犬种。根木以前就很想养一只,所以他朋友家的母狗生了小狗后,他就去拜访这位朋友,而且还拍了这张照片。时间是命案发生的当天下午两点。他朋友住在大阪的福岛町,从jr大阪站搭乘私铁过去大约十分钟。”
“原来如此。第一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是五月十日晚上十点多,第三张照片是案发当天下午两点左右,所以根木才主张第二张照片是在这两个时间点之间拍摄。”
“没错,而且在第二张照片里,电子钟显示的时间几乎就是命案发生时的上午八点,根木的不在场证明因此成立,毕竟命案现场是神奈川县的横滨,而他当时在大阪市的百货公司内拍照。”
“如果照片是真的,他就没有嫌疑了……”鬼贯脸上浮现不满的表情,来回抚摸紧绷的下巴。这三张照片如果真是连续拍摄,第二张照片的真伪就无须怀疑,也能证明根木在案发当时,正好远在几百公里之外。
“所以我才觉得不甘心。”丹那神情疲惫地坐回到椅子上。
“这张照片是谁拍的?是根木利用自拍定时功能拍摄的吗?”鬼贯拿着第二张照片问。
“不,是他未婚妻和良井龙子拍的。她在根木的工务店工作,两人预定秋天结婚。”
“原来如此。如果他们是这种关系,那么和良井龙子的证词就不能完全采信了,因为她有可能是共犯。”
“是啊!”
“对了,这张不在场证明的照片有伪造的痕迹吗?”鬼贯再次将三张照片排列在一起。
“鉴识课的人说是真的。”
“但是数码相机的影像不是能在电脑上任意加工吗?”
“没错,原来您也很清楚!”
“只是不久前在打发时间时,凑巧看到nhk的教育节目有提到。”
“虽然鉴识课已经仔细调查过,但这几张数码照片并没有加工的痕迹,也不是后来才写入记忆体,因为拍这些照片的数码相机本身不具有此功能。”
“为什么?”
“鉴识课的解释是这样的——”丹那从西装内取出笔记本,翻开至他笔记的部分,“虽然利用绘图软件或影像处理软件就能在数码照片上加工,但不论技巧如何高超,只要放大观察,一定还是会有不协调感,譬如将脸的部分改成别人的脸,只要经过精密调查,就能在结合处发现不自然的部分。”
“哦?”
“数码相机拍下的影像是由许多细密的点集合而成,而且比绘图所描出的点更为细小,如果要完美地合成两张不同的数码影像,就必须精密对准各点。”
“反推回去的话,只要能查明拍摄时间的诡计,就能推翻根木的不在场证明。”鬼贯执着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