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郑双成这才哭唧唧的回答:“王助教手底下教的那几个学长,他们从书院出去了,但是找不到合适的事情做,所以一直还在书院里。刚才王助教问我们那些问题,极有可能就是让他们帮忙给我们送饭菜。”

“送饭菜虽然赚不到多少钱,但总比饿肚子要好一点。”

原来是这样啊。

“现在王助教就是要带着我们去他们院里,说不定……”郑双成表情更苦,似乎已经看到了传说中充满血腥气的院子,或许会看到很多血,还会看到很多人高马大的守着尸体的人,“拾哥儿,我……我们不办这个了好不好?”

魏拾遗:“……”

作为第一次见到尸体也吐了的人,魏拾遗还是很同情郑双成小少年的,但是现在不是他们不想办就能不办的,如果王助教没问他们这些,他们倒是可以直接取消。可是现在他们相当于是老师也参与了进来,如果可以无视以后和老师的关系,那么他们也可以直接取消。

可是不管是魏拾遗他自己还是郑双成小少年,很明显都是不能无视的,所以再艰难,他们也得坚持下去。

不过魏拾遗倒是不担心看到血腥的场面,因为他见过更多的血腥的场面。

说起来,在郑双成说了这么多之后,魏拾遗对王助教的职业有了一点猜测,是医生,还有可能会和尸体打交道,魏拾遗绞尽脑汁的想了许久,只能想到一个职业:古代解剖师。

很多人都以为中国古代没有解剖,其实并不是,在北宋的时候就曾经进行过一场轰轰烈烈的解剖行动,似乎北宋的铜人就是在解剖之后才制作出来的。

不过这个时候的解剖并不是为了治病,动手术,而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人体内部,学习中医。古代学习解剖的人并不多,甚至当时的人基本上不能接受解剖这种行为。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剪个头发都很难,更别说接受解剖,或者动外科手术。当然也不是没有人动过外科手术,当年的华佗就是个高明的外科医生,只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华佗的那种技术。

因此,在这个时代学解剖并不被人看好,想找到一份儿合心意的工作也不容易。

魏拾遗读书的时候,对中国古代的解剖也颇为有兴趣,北宋似乎设有适合解剖这个方向的工作,当然这个工作并不只是做解剖,还需要做其他的。

这工作就是提刑官和仵作。

提刑官全称为提点刑狱公事,掌刑狱,相当于现代的法官兼检察官,而仵作则是帮不会检验尸体的提刑官查验尸体。

提刑官不好当,除了懂得检验尸体,还得懂破案,由朝廷任命。而刚从书院毕业的学生,想成为提刑官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