艅艎,也称作“余皇大舟”,是春秋战国之际出现的大型战舰。吴国曾在太湖制造每艘可容纳战士与水手共八十人的大船,北上远征齐国,南下攻克越国。要知道,两千年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时,他所驾驶的帆船也只有四十九名船员。也许,古代中国人的航海能力,一直都超过我们的想像。
允常对父亲的印象是听来的。姐姐说,我小时候,第一次见到余皇大舟,就用小刀子去刻它的吃水线……这说明他们的父亲被吴国人打败了。
后来的吴越争霸,允常把三十艘快艇的赶制托付给商人,谁造得快就能获得三年免税,他把战争变成了商业的艺术,即使这样也没能自我挽救。吴王叩开了越国的海防,掠走大批人口和财富,在那个遍地野兽比人类更多的公元前,人的价值超过土地——被俘虏的人群中,有越君允常的亲属、仆从、普通民众……还有他最心爱的卫队长飞廉。吴王为了羞辱允常,砍掉飞廉的腿,铰光他的头发,烙上奴隶的编号,让他看守余皇大舟。
总之这一段轶事和允常没什么关系。
这里要讲的是吴国最年轻的整备舰长——余棠桥下。他十四岁时,就能站在战舰龙骨里把麻丝和油灰填充进甲板缝,为造浮桥毫不犹豫地跳进冰水。吴王发给他们很多防冻膏,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年年冬天去打仗,他们还是满手冻疮地打败了楚国人、齐国人和越国人……总之余桥棠下非常严格地自我修炼:即使下雪天也用冷水洗澡,与士兵一起操练,或者和一千个流浪剑士轮流对练。他负责战舰的修整,简朴、整洁,严厉,没有不良嗜好……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难以对付的家伙,惧怕他,提防他。他很杰出,也很孤独,更没有朋友。
每当吴王举办水上宴会,为防止暗杀,总是随机选择船只。事发当晚,恰好选择了余桥棠下的舰艇,结果被飞廉所刺杀。
事实上,舰长与飞廉早就开展了严酷的精神与体力的相互折磨。很多人相信,是因为他深深迷恋飞廉,他需要一个竞争对手,一个宛如朋友那样了解彼此的敌手。当时从越国俘虏来的人,一部分沦为宫廷奴隶,一部分押送太湖船场,或者赏赐给大臣贵族……至于飞廉,吴国人还不知道该怎么处置飞廉,因为越国人也没想好怎么处置他,他被遗忘在余皇大船上。中间的故事很多,以后再说。
最后一个夜晚,飞廉要余桥棠下舰长把吴王请上舰艇,“大家知道怎么投机取巧,让王来到自己管辖的船只,趁机博取赏赐和提拔,你当然也知道。”
“你有什么企图吗?”余桥棠下问。
“我的企图,不是你乐于面对的吗?”
余桥棠下接受了挑战。
于是,吴王本来要去另一艘船,却还是登上了飞廉的这一艘。
end。
二零零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至二零零八年二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