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秋之篇·鹿鸣 第三节 麇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不堪抄 柳具足 1725 字 4个月前

赤云啃噬青空,朝东北的港湾流泻而去;西南,火焰云沉入隐隐群山。

今晚夜色很好,人群走过夏履桥——大禹治水,掉了鞋也忙得顾不上捡,鞋变成了一座桥。和越地多数桥梁一样,这是一座浮桥,为便于潮汛泄洪和海水倒灌。可迅速解体的竹筏更为有利,但对蹒跚的众神来说,浮桥就不那么友好了。仲雪的竹跷老是陷进桥缝隙,阿堪笑着帮他摆脱陷阱。

这是夏历十七,潮涨得很快,海侵的咸水舔着脚背,但大家很快乐,危险更增加了快感。浮桥上人群连成一条线,桥下船载着牛并排渡过,牛毛剪出对称花纹,活像一幅幅绚丽的挂毯,这是参加竞赛的斗牛。寤生打着瞌睡、被哥哥抱上鹿背,那头漂亮的雄麋鹿角上扎稻穗,脖子套花环。

水浪哗哗,上百头麋鹿渡水而来,人们惊笑。揪住彼此又指指点点,麋鹿轻踏浮桥又跃下游走,吼五大笑着被撞下桥,又大笑着被兄弟拉上桥,流淌的夕阳和野兽将水面染成金色。

就像音乐的一个转调,歌词的一个小结,绕行两山之间的流水,缓缓送来一对火焰船。

并排系在一起的两艘小艇,铺满点燃的枯枝,火焰扭动热浪,每个人的毛孔都感受到它的迫近。仲雪盯住火船,它以缓慢而不可阻挡的速度朝浮桥驶来,犹如承载上帝的使命。

白石典义愤地朝火船大叫。牛最先跳下江,低沉地哞哞叫,鸡鸭喧哗。如同舞池爆发了斗殴,人们纷纷跺脚后退……还不严重,人群还算有序地朝桥两头退避,一声响哨。像一道有形的穿刺,最先转身的男人被扎中,绊倒身后的女人。女人尖叫着,鸡笼翻罩住她,两人滚进泥里,堵住了桥头;而后是一系列踩踏,一个男人跨过人堆,大声咒骂桥神,随后被一箭穿喉。

那是鸣镝,用于指示射箭方向,仲雪掼掉狼面具——按狩猎规矩,鸣镝之后,仆从们将朝同一方向密卷射击。

火的船头挑起浮桥,桥体发出炙热沉闷的咯吱声,被挤压、被顶撞,水还在静静地流。

然后是箭。嗖嗖声,是流矢,距离还很远;啾啾声,则是你与死神贴面而过。

仲雪甩掉斗篷,“有人朝桥射箭!”他喊。别人也在喊,他听不见自己的呐喊。

一名贵族必须学会数学、驾车、射中飞翔的鸿雁,在燕射之礼中与宾客优雅对谈并射中靶心……父亲手把手传授的教条滚过仲雪的内心。

仲雪一脚踹脱高跷,另一脚还卡在竹跷里,他没带剑,“阿堪!阿堪!”他最后一眼见到阿堪,是无能之徒敞开鸟神大氅,护住身畔幼童,像只傻鸟晾开双翅护住飞蛾小精灵,仲雪想告诉他那根本无效。

被箭射中的人,就像被尖木桩打穿了,肉身一阵弹跳。

技艺精湛的弓箭手,一箭射出,一箭已搭在弦上,手指还勾着第三、第四支箭,能在一瞬间将一箭囊利爪统统射进野猪或是敌人的心脏,父亲的教诲在仲雪眼前以极慢的速度进行一场完美演示。只是倒下的,不仅是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