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昭的窑炉设计简单, 不过大同小异,他只要再增加一些相应的设计就可以了。
他当即回到庄子自己的小实验室里开始绘制窑厂,铺开纸拿起毛笔, 开始沉思冥想。
对于非专业的人来说,想要设计瓷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所以哪怕他设计好了草稿,也要请相关的陶器烧制匠人来做参谋。
他记得自己在某次冬令活动中曾去景德镇参观过窑厂, 那时候的窑厂几乎都是现代设备了。
他们也一起参观了传统瓷窑,还有古瓷窑遗址。
当时老师还给他们介绍了,传统瓷窑的两种结构。
一种是馒头窑, 馒头窑的窑室较小,受热均匀,但是它的窑壁较厚, 不利于快速冷却。
还有就是馒头窑的面积也较小,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但若是用作小规模的样品制造,还是不错的选择。
所以陆含之打算先设计一个小一点的馒头窑,把样品做出来再说。
还有一种是龙窑,不过龙窑的建设条件要求就要高一些了。它依山而建,是长条形的斜坡建筑。
龙窑比馒头窑不知道大了多少倍,通常有数十米长。而且窑身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抽风烟囱,抽力很大,所以降温比馒头窑也快了很多。
龙窑可用于批量生产,可大规模烧制。
但也是由于龙窑的体积过大,而导致窑内温差较大,烧制的瓷器受热不均匀。
陆含之想了想,何不把馒头窑和龙窑的优点结合一下?
但由于任务的时间问题,他打算先设计一个馒头窑,让工人们先建起来。再打造一副制胚工具,做一批出来试试市场再说。
这两种都是相对来说较简单的窑炉,再复杂的,陆含之也设计不出来了。
他花了一整天的时间一直在修改窑炉的设计图,最后终于搞定,便立即交给了在御,让他连夜动工。
同时,他让人找的陶窑师傅也请了过来。
大昭这个架空朝代,瓷器的烧制很粗劣。
像陆含之这种含着金塘匙出生的少爷,用的茶具也都是质地一般的陶器。
不过陆家多用玉器,玉杯玉盏玉碟是很常见的。
易碎又贵,打坏一套就要上百两银子。
下人们收拾起来也是小心翼翼,打碎一只自己一年的例钱就没了。
瓷器却不一样,它可以像玉器一样精美洁白,甚至五彩缤纷,成本却不知道要低多少。
打碎一个?
再买一个不就是了?
于是当晚,工作狂陆含之又加班了。
晚上阿蝉见爹爹一直不回来,又开始狂躁。
鸾凤抱不住,新来的婆子更抱不住。
阿蝉平日里是乖的不得了,一旦哭起来却能震塌房顶。
鸾凤急得不行,便抱着哭闹的阿蝉找和鸣帮忙。
如果再不请少爷回来,小王爷可要把房顶都掀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