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两日,果然刮起了大风,气温陡然降了下来,天空阴沉沉的,浓云密布。
罗天都早早地翻出自己过冬的行头,穿上了身,听了尤大夫的话,也不往药铺里去了,每天讲完了课,就在家里对照着那本书,一点一点地分辨那些药材。
方氏还怕她冷,每天清早起来,就将火盆烧了起来,架上烤火架,罗天都辨药材的时候,她也能在边上做点针线活一类的。
罗天都看她缝的全是些小衣服小鞋子,最多的还是小褥子,道:“给向兰姐的孩子做的?”
方氏点头,道:“我估摸着向兰的日子也差不多了,这个天的,洗的东西不容易干,多给她备一点,不然不够换,孩子也跟着受罪。”
女红上的事,罗天都是压根就不懂的,她想起那一年,方氏也是在腊月的寒天里生下了罗子衿,那个时候罗名都身上的伤都没养好,家里没一个能掌事的,若不是左家请了两个有经验的稳婆,方氏能不能顺利把孩子生下来还真不可知。
“向兰姐今年年纪也不小了吧。”她无意识地说了一句。
方氏停下手里的活计,拧着眉道:“多大的事,程青早几天前就去姚县请了稳婆过来了,能有什么事?你可别在她跟前乱说话,惹得她担心。”
罗天都自觉失言,弯下腰冲着罗名都怀里的罗子衿做了个鬼脸,道:“子衿啊,你要做哥哥喽,以后可要爱护弟弟妹妹呀。”
罗子衿被她的鬼脸逗笑了,咧开嘴笑得十分开心。
方氏听她说了这句话,抬眼看了她一下,心里默叹了口气,其实她心里也在担心这事,当年她生子衿的时候,家里什么都备得齐全,稳婆大夫都在家里候着,尚且那么凶险,向兰如今要在这里生孩子,条件比之当年在上京,又不知差了多少。
罗天都不想方氏太担心,遂转过话题,道:“天气冷了,就是山里有花,这会儿温度太低了,蜜蜂也采不了,他也该回来了吧?”
罗名都抱着罗子衿,将他的两条胳膊握在手里,交叉着逗他玩,闻言抬起头道:“应该快回来了吧,他住的屋子我早让人收拾好了,就在灶屋那一边,靠着灶的那面墙,彻了炕了,每天生火烧饭的时候,那边炕也热了,正好给他捂蜜蜂。”
南边天气暖和,冬天虽然冷,却也用不着烧炕,罗名都那样安排倒是正好。
“都到冬月了,今年的年货咱们提早些备好吧。”罗天都想起一事,又道。
去年的时候,她们才刚安顿下来,什么也没准备,稀里糊涂地就过了一个年,今年情况好多了,家里又多添了许多人,多少还得备点年货,总不能像去年那样,连肉都不称一块。
巴旬这边还好,天冷得晚,朵川往北这会儿估计早就下雪了,路上不好走,她们备了年货,现在托了北上商行的人捎过去,正好能赶在过年前送到,再晚些估计就没人往那边去了。
每回到过年,罗天都就有些发愁,他们一家跟着罗白宿外任,已经好几年不曾回去了,别的日子倒也罢了,过年这种大日子,无论如何却是要捎点东西回去意思一下的,何况去年她们也没有捎东西回去。可是夷县这么个破烂地,连个正经的铺子都没有,自家要添购什么东西,都得去附近的姚县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