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都一听就明白是上回罗白宿写去县衙的书信有回应了,她估计这回油菜的事肯定影响不小,连汤县令都亲自到罗家村来了。()
想到这里,她也是精神一震,拉着罗名都赶忙回家了。
刚走近罗家,就见到院子门口站了四名配刀的青衣衙役,左手按在刀柄上,威风凛凛,边上还停了一辆马车,仔细一看,这马车还挺眼熟的,去年她和方氏罗名都去县衙的时候,依稀也是坐的这辆车。
方氏正在院门口焦急地等着,看到她来了,这才稍微定下神,拉着她道:“你跑到哪里去了,汤县令来了。”
罗天都眨了眨眼,有些不解:“汤县令来了,不是有爹和二叔陪着吗?”还用得着她一个小孩来作陪吗?
方氏也皱起了眉:“刚才还问起过你,我才让你姐去叫你回来。”
自家的孩子被县太爷刻意问起,方氏似乎并不太高兴的样子,那神情反而是担忧居多。罗天都看得分明,心里便暗暗留意,想着抽个时间好生问一回方氏。
汤县令正和罗白宿在东屋看她家留的那半缸菜籽油,罗天都进门的时候,正好听到他在问:“这云薹籽榨的油,当真如你所言,十籽三油?”
罗白宿老实回道:“正是,油坊的人也可证实。”
汤县令于是大喜:“我们素来食用的都是猪肪取脂,猪价既贵,贫寒人家哪能用得起,少许素油,也是用豆子榨的,平常人家哪里舍得花费恁多正经粮食去榨油,这云薹籽倒是解决了不少问题,又且可在冬日栽培,不占农时,正适宜大力推广。”
罗天都这才放下心。
到底事关百姓“食”方面的,比单纯只能用于工业的乌桕油待遇要好很多,当初的乌桕油罗白宿也是写了书信到县衙,却只得了汤县令的一封回信,便再无下文,如今为了菜籽油,汤县令倒是亲临罗家村了。
这让她不由得感慨一翻,在这个温饱难以为继的年代,果然再没有什么比增加百姓食用物种来得更重要。
她并不是那种自私到明知道有条件可以改善百姓生活,却藏着捂着,只顾自家人闷声发大财的人,她也饿过肚子,天天吃着方氏水煮的青菜,农闲时尚好,农忙时干的活多,几乎没日没夜地蹲在地里,十分辛苦,肚子里却是要多存点油水,不然人就撑不住。村里头田地多的人家,每回种庄稼收庄稼时,总会累得病倒几个,饮食跟不上,未必没有影响。
这并不是以前那个人人吃腻了美食营养过剩,天天嚷着要清淡养生,想方设法控制油脂摄入以保持健康的年代,这里的人光是为了挣一口吃的,就已经费尽了全部的力气,她既然知道菜籽油能给人们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善,自然还是会想着推广开来。
要推广油菜的种植,光是她们一家努力,效果有限,若是有了官府的支持,必然是事半功倍。
“我已经将云薹籽油的事禀报了朝廷,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该有文书下来了,如此说来,你们罗家算是为天下百姓做了一件好事。”汤县令说到这里,想起一事,不由十分好奇,“云薹家家都有人种,为何只有你们一家发现籽可榨油呢?”
这话真是问到了点子上。
罗天都也竖起耳朵,看罗白宿如何回答。这个时候,她才有些后怕,毕竟她顶着的是一张五岁孩子的皮,她闹出的这些事,传了出去,哪怕是再厚道老实的人,也不会只认定她聪明了事,弄不好一顶“妖孽”的帽子压了下来,把她绑了石头沉在雍水河底那还是仁慈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