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都暗里翻了翻白眼,心道你煮的米粉又没猪油,又没荤臊子,胡乱煮熟了就盛在碗里,清汤寡水的,自然不好吃。()
徐氏不听罗白秋解释还好,一听她这么说,心里的火气顿时冒得老高,骂道:“我呸!你个懒婆娘,连碗米粉都煮不好,还有脸问别人!”
“娘,这可不能怨我。”罗白秋也很委屈。
姚氏上回去清泉乡的时候,她还问过了,知道方氏煮的米粉又是猪下水又是青菜的,腌的咸菜还是不要钱让人敞开吃的,味道比她白水煮的好多了。可是秋水镇就这么大,每个月杀的猪也就那么几头,猪下水早被老客订走了,压根就轮不到她来买,猪肉又贵,她要是敢开口让徐氏买肉做荤臊子,徐氏非骂死她不可。
“不怨你还怨我了?就你个没用的,人家蒸米粉能蒸出几十亩地出来,换了你天天赔钱!偏我还信着你,被你拾掇着花了大价钱盘了这间铺子,别说赚钱了,连老本都要赔光了。”
“娘,当初开这铺子的事,你也是赞同的,怎么能只怨我一个?”罗白秋更委屈了。
“你还敢狡辩?!”徐氏气不打一处来,冲着罗白秋的手背就狠拧了两把,痛得罗白秋“哎哟”直叫唤,眼泪“叭嗒”直往下掉。
徐氏还不解气,又狠掐了罗白秋一把,恨声道:“你要不把老娘的本钱赚回来,看我怎么收拾你!”
罗天都睁大了眼,看着罗白秋被徐氏又骂又掐的,连头都抬不起来,暗暗咋舌。要知道罗白秋每次回娘家,那都是收拾得整整齐齐,带着大包小包的,从来不曾在姚氏面前抱怨过婆家一句不好,她一直以为罗白秋在娘家过得挺滋润的,合着这都是表象!
这徐氏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当着娘家人的面,就能把罗白秋骂得狗血淋头。要是让姚氏知道自己宝贝着长大的闺女到了婆家,被婆婆这样不待见,也不知道她心里会怎么想。
要不她怎么一直认为姚氏是小事太过精明,在大事上反而糊涂了呢!要嫁闺女也不先打听打听对方家里人的脾性,就徐氏这德性,还傻愣愣地就把人嫁过去了,这不是坑人吗?
回去的路上,她把心里的小疑问说给方氏听了。
方氏便敲了敲她的小脑袋瓜道:“你当你奶奶没有打听清楚啊?你大姑要出门子前,你奶奶可是前前后后往清泉乡跑了好几趟。”别说徐氏是什么德行,就是苏家八辈子前的事,也被姚氏打听得一清二楚了。
“那奶奶还把大姑嫁过去?”这不是缺心眼吗?
方氏顿了一顿,然后叹了口气道:“那个时候正赶着你二叔要去考秀才,苏家下了六吊钱的聘礼,别的人家都只下了一两吊钱的聘礼。”她想起当初给罗白秋说亲的时候,罗老头知道徐氏的脾性,便不肯同意,后来禁不住姚氏胡搅蛮缠,终于点了头。
那个时候她尚不明白,为什么姚氏非要将罗白秋嫁过去,不过后来才渐渐明白了,那个时候姚氏手里怕就已经没有几个钱了。
罗天都听了方氏的解释,便明白了,姚氏这是拿了罗白秋的一辈子去给罗白翰铺路。别看姚氏平日里如何宠着闺女,在心里头只怕两个闺女加起来还没有罗白翰一个儿子重要,关键的时候,牺牲个把将来要“泼出去的水”是毫不会心软的。
罗白秋是这样,将来罗白宁只怕也是一样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