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娇杏是初次做粉条,销量还没有,不敢多收,只收了有四五百斤的红薯,先做一些粉条出来探探路。
林娇杏一下子收这么多红薯,村里人都好奇林娇杏是干啥使,知道从林娇杏嘴里问不出什么,都去问方景或是槐花婶子。
没有林娇杏的同意,方景和槐花婶子当然不肯在外面乱说,只说是做一种吃食,具体是啥吃食,他们也不清楚。
不过很快的,村里人就发现林娇杏家院子里,挂了好几排细细长长的东西,他们都猜到肯定是红薯做的。
可具体是咋做出来的?这些东西又咋吃?好不好吃?他们就不知道了,所以都好奇地问林娇杏做出来的是啥吃食。
不管谁来问,林娇杏都会耐心地解答一番,说这是粉条,可以炒菜,也可以凉拌,若是和肉一块儿炖更好吃。
解答完了,再送给人家一小把粉条,教人家怎么做来吃。
不少人都笑林娇杏傻,说这粉条是个稀罕东西,若是卖钱,也能卖不少钱,现在都白送出去了,除了落了一个好名声,可是一文钱都见不到。
可林娇杏却不这么想,前世的时候,做广告还得不少钱花呢,她这么做,就相当于是给粉条做广告了。
可别小瞧了这口口相传的威力,林娇杏绝对相信,要不了两三天,她做粉条的事就会在十里八乡传遍。
而且不光在村里免费送,就是小味轩,林娇杏也推出了以粉条为主的菜式,有老食客来吃饭的时候,就免费赠送上一份,人家走的时候,同样的送上一小把粉条。
就这么一传十,十传百的,林娇杏迅速打开了粉条的知名度,那些吃过以后,喜欢这个口味的,就来问林娇杏,哪里有卖粉条的,林娇杏就不失时机的把莫家的干货铺子推了出来。
粉条因为吃起来筋道,做起来也不复杂,最重要的是能长时间存放,所以刚一打开销路,销量便日益递增,据干货铺子的掌柜说,有不少外地人都慕名前来购买。
现在天还不冷,能吃的菜还算多,等到了冬天,天冷了,那时候基本上没啥菜可吃了,相信粉条的销量还会往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