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夫人这么一说,还真把莫老爷说的冷静了下来。
当年,柳莹只是一个普通的绣娘,嫁的男人是外来户,而且还是独门独户,在村子里倍受欺负,后来在村子里实在待不下去了,便想去投靠外地的亲友。
莫梓枫却慧眼识珠,极力劝柳莹留下来,不但帮着柳莹在镇上置房产,还许了柳莹做锦绣阁的掌柜。
因为这个,父子两个曾闹的很僵,可是事实证明,莫梓枫确实有识人的本事,自打柳莹做了锦绣阁的掌柜,锦绣阁的生意是日渐红火,两三年的时间,便一跃成为彰德镇最大的绸缎庄,就是隔壁的集镇,一些讲究的人家,也会跑到锦绣阁来买绸缎做衣裳。
如果当年不是莫梓枫力排众议,想方设法的把柳莹留了下来,锦绣阁哪会有今天的红火。
所以莫老爷听了莫夫人的话,怒火多少消了一些,不过他一个当爹的,被儿子这么当面顶撞,面子上有些过不去,哼了一声道,“他若是真看上了那个小寡妇的厨艺,他大可以盘下一个大的铺子,反正咱们莫家还没有酒楼生意,可他竟然没用公中的银子,而是用了自己的私房盘了一个小铺子,这件事,咋看咋不对劲。”
莫老爷这么一说,莫夫人不乐意了,“这么些年,枫儿在外头累死累活的,要不是他,咱们家的生意能这么红火?可不管他挣了多少银子,到最后都入了公,然后跟别人一样拿月例,枫儿可从来都没有说过一句怨言,现如今他用自己的私房给自己置办了份家业,你就在这儿说三道四的。
你要是觉着看不顺眼,我这就跟枫儿说去,叫他跟他那几个哥哥一样,见天儿在家吃闲饭,省得做的多错的多,累死累活的还落埋怨,只不过盘了个小铺子,就说他是有了二心。
你去问问旁人,他们有没有那个银子盘铺子,他们得的那些月钱,不是吃了就是喝了,哪象枫儿,一点一点的攒了下来,攒了这么些年,也才攒了这么一点,他要是但凡有点私心,他手上的银子就不会只能盘下这么一个小铺子了。”
莫梓枫是莫家长的最俊朗的,再加上又特别能干,深得莫夫人喜欢,所以莫夫人处处维护莫梓枫,最听不得别人说莫梓枫一个不字,听了莫老爷的话,她就有些不高兴。
莫老爷有些哭笑不得,“我说一句你能顶十句,好了好了,他是你的心肝,我不说了行吧。不过我跟你说,你也别净惯着他,眼看着他都快要十八了,别的象他这么大的,孩子都能满地跑了,可他连个亲都没有定,再这么下去,外头难保会有闲话,回头你好好劝劝他,他要真看不上李家姑娘,那赶紧找个别的中意的姑娘把亲事定了,过上一年半载的,就把亲成了,这也了了你我的一桩心事。”
莫夫人嘴巴上是应了,可心里却是连连叹气:自己这个儿子是百样好,就是有一点,眼界太高,也不知道哪个姑娘才能入了他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