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疠。又西七十里,曰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上多棫橿,其下多竹箭,其阴多赤铜,其阳多婴垣之玉。有兽焉,其状如禺而长臂,善投,其名曰嚣。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而一足,曰橐,冬见夏蛰,服之不畏雷。又西百五十里,曰时山,无草木。逐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水玉。又西百七十里,曰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兽多猛豹,鸟多尸鸠。又西百八十里,曰大时之山,上多榖柞,下多杻橿,阴多银,阳多白玉。涔水出焉,北流注于渭。清水出焉,南流注于汉水。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嚣水出焉,北流注于汤水。其上多桃枝钩端,兽多犀,兕,熊、罴,鸟多白翰,赤。有草焉,其叶如蕙,其本如桔梗,黑华而不实,名曰蓇蓉,含之使人无子。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帝之山,上多棕枏,下多菅蕙。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谿边,席其皮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鹑,黑文而赤翁,名曰栎,食之已痔。有草焉,其状如葵,其臭如蘼芜,名曰杜衡,可以走马,食之已瘿。西南三百八十里,曰皋涂之山,蔷水出焉,西流注于诸资之水;涂水出焉,南流注于集获之水。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银、黄金,其上多桂木。有白石焉,其名曰礜,可以毒鼠。有草焉,其状如藁茇,其叶如葵而赤背,名曰无条,可以毒鼠。有兽焉,其状如鹿而白尾,马足人手而四角,名曰玃如。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足,名曰数斯,食之已瘿。又西百八十里,曰黄山,无草木,多竹箭。盼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玉。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苍黑大食,其名曰。有鸟焉,其状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鹦。又西二百里,曰翠山,其上多棕枏,其下多竹箭,其阳多黄金、玉,其阴多旄牛,麢,麝,其鸟多,其状如鹊,赤黑而两首,四足,可以御火。又西二百五十里,曰山,是于西海,无草木,多玉。淒水出焉,西流注于海,其中多采石、黄金,多丹粟。凡西山之首,自钱来之山至于山,凡十九山,二千九百五十七里。华山,冢也,其祠之礼:太牢。羭山,神也,祠之用烛,斋百曰以百牺,瘗用百瑜,汤其酒百樽,婴以百珪百璧。其余十七山之属,皆毛牷用一羊祠之。烛者,百草之未灰,白席采等纯之。
※※※
这一节够多的!有什么要问的吗?
问:洗石是咱们杀猪褪毛的那一类石头吗?
答:是的。
问:“可以已胕”,“可以已疠”,这已怎么讲?
答:消除,治愈之意。
问:“枳叶而无伤”,是枳叶不会损坏吗?
答:不,它是指尖刺,说枳叶没有长可以伤人的尖刺。
问:“婴以百珪百璧”,怎么是小孩子以百珪百璧去祭祀?
答:错。婴是绕,围绕。
问:汤应该是热水,可“汤其酒百樽”,醒不开。
答:在这里作动词,是热的意思。咱这里不是常说汤一下辣子,汤脚吗?
问:原来咱们的方言土语还是古词呀?!
答:随着历史的演变,许多古词遗落在民间,以方言土语的形式保留了下来。在流行书面语言和普通话的今天,咱们秦岭里的人常常觉得我们的一些方言土语让城里人笑话,其实把它写出来却是很雅的古词。比如城里人说“把孩子抱上”,咱们说“把孩子携上”,城里人说“滚开”,咱们说“避远”,城里人说“甭说话”,咱们说“甭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