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彩虹之上

莫问天 蘑菇 4117 字 3个月前

洛桑也知道自己不对了,从来就是个色狼,猛然学成歉歉君子模样,怎么不让来找刺激的菩萨起疑心?

从色狼变君子难,从君子变色狼最容易了,所谓色狼就是……,反正不是说,那要看行动。

几个回合下来,月光菩萨又受不了,主动要求教色狼学那《阿含经》清心。而色狼还在毛手毛脚的不愿意就此作罢,也不知是真是假,反正好人坏人都被他当了。

总算让洛桑安静下来,月光翻着《阿含经》还气喘吁吁,皱着好看的柳叶眉问:“你不是说不修佛吗?学着经书干什么?”

“谁说的?我几时说不修佛了?我怎么不知道,我说过吗?”洛桑正靠在月光身上享受仙女的温柔气息,听到这句,奇怪起来,又拍着自己的脑袋,似乎还真有些印象。

月光这才想起来自己孟浪了,也不解释,瞪着美丽的大眼凝视着洛桑,没几秒钟就让色狼忘了自己是谁。

先讲个小故事,和尚们平时念经,弟子问师傅这句什么意思,总要说些糊涂话来敷衍,有些干脆就来了故左言右,这就是悟的来历,也可以说世事通达皆学问,功夫在经外。

“师傅,这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怎么理解好呢?因缘怎解?”

“后山的那口枯井里何时有的水?”

“师傅我问你的是因缘。”

“哎,快中午了,来烧香的人不多。”

“师傅啊,这因缘……”

“城东尼姑庵里新落发个下媳妇,听说克死了两丈夫。面带桃花,非我佛门中人。”

“真的吗?我上次去怎么没见到?”

师徒两个讨论了半天尼姑的事情,中午也到了,一上午的功课就算做完,师徒两就拿出钵盂,到居士家化缘混吃喝。

临吃饭前,师傅指着面前的糙米饭说:“当和尚吃不得好,也不会没饭吃,却不用受累,这就是因缘。”

弟子大悟,终于成为一代名僧,有诗为证:佛法修成饭如山,怀揣钵盂四海转;荣华富贵转眼空,披上袈裟金不换。他悟出什么了?饭票而已。

说远了,再说说这《阿含经》。由于佛祖生前不立文字,所以在他圆寂后的第一个雨季,五百多名真假弟子在王舍城外七叶窟这个地方,进行了第一次佛祖语录的结集。因为大家都是凭记忆来写的,为了严谨起见,都在句首加上“如是我闻”四个字,这相当于《论语》中的“子曰”这个意思。这部语录成书后取了个名字叫《阿含经》,它是原始佛教中的最初的重要经典。它记录着佛祖成佛前的言行、所到过的地方,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佛经。

但是时间长了,这《阿含经》又被重弟子重重弟子理解出了大乘、中乘佛法,于是千百部经书由此产生了,且都打着“如是我闻”的旗号。传到中国后,就更被发扬出多个宗派。后来据说佛祖又传下多部经书,但是与这《阿含经》相差越来越远,谁知道是真是假?

《阿含经》就是张最原始的饭票,后来的那些其实是和尚们把这个饭票装饰的更豪华些。

《阿含经》没一点奇怪的法术,也没那么多玄妙神秘的神佛鬼灵;有的只是些佛祖对世界万物的理解,全是些浅显的问答,其函盖的知识却是最多的。

真想学通这《阿含经》,就等于把古印度历史学了一遍,其中包含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月光也头疼。

时间紧,月光只把开始第一段说了一遍,那洛桑也真是认真学习,当东方红时,月光满心疑虑的走了。

菩萨走时心里还嘀咕:这可怎么好,看样子色狼是真想好好学习;白天在师父那里念一天经,晚上下来本来是想干些别的,却又要教别人念经,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色狼可不管仙女怎么想,送走了月光,洛桑招手把在远处看热闹的一干人叫过来。

那是赵鹰、刚加、崔海潮和扎尔额尼大喇嘛;今夜这出,也是要让扎尔额尼大喇嘛的境界与见识相符合,进入上一重境界等于就修入神仙行列了,洛桑怕由于眼界限制,扎尔额尼大喇嘛的修为再退回去,他不能老呆在草原,这里也需要一个高手主持。

洛桑大有深意的看着扎尔额尼大喇嘛和崔海潮:“怎么样?有什么想法?”

两个人其实与昏迷的莲佑活佛受到的刺激差不多,都只会点头,不会说话,消化这些还需要时间。

洛桑又指着不远处的莲佑活佛说:“刚加,你在这里看着这个废物,别让狼把他吃了就行,一会儿回去就叫人来替换你,不要打扰他也不要理会他,他如果想走就放他走。”

洛桑说完,扎尔额尼大喇嘛不满意:“为什么?他们来了百十号人,也不是好东西,不用这么客气。”

洛桑微微摇摇头:“事情不能那样办,他们是一群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做这些就是胆子太大了,但今后他们会收敛的,就是不收敛也轮不到我们去教训他们,他们没在中国大陆祸害人,世界上有他们这些人存在没什么不好的;况且,这个废物醒来后八成会要

求拜你为师,你不能收这个徒弟,如果他掏得钱够多,可以让他拜在你徒弟的身前,这样如果出了什么纰漏也后交代。”

扎尔额尼大喇嘛似懂非懂的看着洛桑,这些深奥的东西,他还不太明白。

“今后卡瓦轮寺要广交朋友,不要像以前那样锋芒毕露的,这是我的建议。”洛桑说完挥挥手,“我需要安静一下,法会还有两天,卡瓦轮寺尽量让来的活佛们感受到你们的友谊。”

洛桑说完,向草原深处走去,赵鹰迈步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