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一天,洛桑赶到了卡瓦轮寺。离着很远,就听到悠扬而浑厚的诵经声,随着河谷中的寒风传来;转过山脚,就看到卡瓦轮寺赭红色的墙体,绿色的经幡,耸立的白塔,在稍远处雪山的映照下显得神秘莫测。
洛桑先随着进香的藏民在寺里参观了一遍。漫步在卡瓦轮寺古老的寺院里,洛桑边看边想着明天的法会上,自己该怎么办。
转了一圈后,洛桑来到不远处的山岗上。山脚下,远来的牧民已经把帐篷搭建成了一个城镇,帐篷组成的集镇把卡瓦轮寺紧紧包围在中间。从洛桑的位置,能观察到卡瓦轮寺的全貌。洛桑手里拿着从市场上买来的卡瓦轮寺地图,对照着卡瓦轮寺的实景,他需要尽快找到扎尔额尼大喇嘛的位置,好联系上他,明天的法会,需要他这个在卡瓦轮寺举足轻重的人的帮助。
卡瓦轮寺紧挨芒玛河畔,呈东西走向;总面积东西长,南北窄,分殿堂、僧侣、僧居、塔林三个部分,长条形布置在山谷里;四面吹来的风被四周的群山阻挡住了,谷地西侧的鲁瓦湖内,有温泉溢出,蒸腾的白色水气笼着山谷,形成了这里湿润温和的气候,是这附近几百里内最宜人的一个所在。
卡瓦轮寺的殿堂宏大气派,主要有:主殿、弥勒殿、十六护法罗汉殿、白殿、集会殿、护法神殿和讲经台、嘛呢房等建筑。主殿位于建筑群的西端,居中,其它殿堂向前延伸,两侧排列。主殿的东西向轴线上,有一座大菩提塔,殿塔之间围成广场,兼讲经和百姓祈福与跳神的地方。
主殿,是卡瓦轮寺的主要建筑。建筑东西分内外两圈。内圈殿堂呈十字型,巨大的方殿,安放着立体坛城和释迦牟尼教佛像。方殿四个方向设4殿,周围环绕回廊一周。外圈东向为门厅,供养释迦牟尼和十八罗汉。南、西、北三向各有殿堂5座,带转经道,外圈四角建有四塔,塔高约五丈,主殿共有二十多座佛殿。中间是方殿,表示须弥山,环廊外圈四向的4组佛殿分别代表“东胜身洲”、“南瞻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四角四座佛塔代表四大天王等。
主殿的东南端是集会殿,坐西朝东,由大殿、厨房、仓库、管理用房和反证法神殿组成。集会殿平面呈“凸”字型,东部经堂,西部佛殿,经堂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共计28间。地面比经堂稍高,殿堂内部绘满大曼陀罗。
白殿在主殿东北,坐北朝南,平面规整,呈长方形,北部中间突出一佛殿,殿内有42根立柱,代表着修炼的四十二个层次。
僧居,位于殿堂群的南北两侧,一字排列;看那阵势,里面居住了至少上千个喇嘛。
塔林分布在寺院的北面和西北面,沿河岸布置,东西走向。分两组,每组均有三条长塔,这是由数十或成百个同样形式的小塔一字排列串连而成的,长度可达数百米,十分壮观。长塔每组三条,以象征三部主。长塔之间,还修建卡瓦轮寺历辈高僧的墓塔。
再往东去就是鲁瓦雪山了,山半腰处,十几间简单的僧房被一圈白石墙围绕,肃立高高在雪线下,那里是卡瓦轮寺的密宗修道场,要到那里,必须穿过整个卡瓦轮寺才行。以洛桑现在的功力,也只是隐约看到修道场一点白色的石墙。
刚才在寺中,洛桑打听到扎尔额尼大喇嘛一回来就进入了修道场闭关静思,寺中的一切事物现在都由恒布尼大喇嘛主持。但洛桑现在需要得到扎尔额尼的帮助,他必须在明天的法会前见到扎尔额尼大喇嘛。白天洛桑是不可能到密宗修道场内的,因为卡瓦轮寺除主殿外,别的地方都不允许外人进入。而不经过白殿,是没办法到密宗修道场去的。
看来只有等天黑后再想办法闯过去了。
洛桑在帐篷群里,找到了自己的部落,老村长高兴的把洛桑请到帐篷的主坐上坐下,叫女人拿出了丰盛的食物和上好的青稞酒,还叫来了曲多和松赞作陪。喝着青稞酒,吃着野葱拌羊肉,老村长高兴的赞扬着恩扎格布大喇嘛的圣德和神奇的飞升,全忘了洛桑就是那个当事人。看来,老村长在这几个月里经常重复着这些话,恩扎格布大喇嘛在他们部落飞升已经成了他一生里的最得意的一件事情了。老村长说,他这次带来了这几年存下的二十万元钱,准备明天献给卡瓦轮寺修建灵塔殿,部落里的人都决心为恩扎格布大喇嘛的灵塔殿奉献出大部家当。曲多和松赞喝着青稞酒,也跟着赞扬着恩扎格布大喇嘛的功德,全不知道自己的眼病和偏头疼是洛桑给治好的。
洛桑不知道该怎样劝说他们不要这么做;通过这几个月来在地区里的学习,洛桑知道像他们那么淳朴的藏民在西藏也不多了。市场经济的大潮还没有刮到草原深处,他们还没学会外面的狡诈和奸猾,但洛桑已经感觉到:在这个社会里,人,还是狡猾点好;他犹豫了好久,终于决心,不论怎样也要制止灵塔殿的修建,即使到时候硬毁了讲经台也在所不惜。老村长在雪灾中失去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这几年气候好,经过雪灾的袭击,草原上的牲畜又比较少,草原上以前常有的因为争夺草场而进行的争斗也暂时消失了;老村长带着老伴和一个儿媳一个孙子辛苦几年才攒下
这几个钱,就这么全献出来,太可惜了。
夜幕降临了,月牙升起在东边的雪山上,卡瓦轮寺内的酥油灯一盏盏亮了起来。巨大的火把插在主殿的角楼上,和帐篷区的点点灯火形成巨大的反差。
洛桑借着黑暗的掩护,经过卡瓦轮寺的主殿,进入了白殿的院落。静谧的夜色里,白殿出奇的安静,几盏酥油灯燃起的侧殿中也不闻人声。洛桑凭着白天的记忆,从中间佛殿的左侧向后掠去;黑暗的佛殿里也是静悄悄的,但洛桑感觉到里面至少有四个喇嘛在里面安静的打坐,其中有两个人,至少有和恩扎格布大喇嘛相近的境界了。但他们还察觉不到洛桑的行动,洛桑也不想惊动他们。
出了白殿,一条狭长的白石小道出现在面前,这就是通往密宗修道场的比经之路。小道的两侧是陡峭的山崖,黑暗里,小道也显的阴森恐怖了。顺小道走了十多里,洛桑终于来到了被白石墙包围的卡瓦轮寺的密宗修道场。
这个小院只有百十平米的空间。一排平房坐北朝南,正中是一佛堂,佛堂的大门正对着院门,佛堂两边就是禅房了。佛堂后,是一石崖,石壁上有个洞口,里面一条幽深的石径串起了一座座小石洞,这里,就是密宗修炼者修炼的地方。
洛桑在白石墙前停下来,神识发散出体外,四周的一切浮现在洛桑的眼前;很快,洛桑找到了扎尔额尼,他正在一间五平米大小的石洞僧房里打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信息节奏,洛桑现在能分辨出每一个和自己接触过的人的不同信息,像现在这样的找人方法洛桑已经能运用自如了。洛桑还发现在佛堂里有六个人围坐着,他们在联手运转着一种阵法,为中间的一个年轻的喇嘛护法。洛桑感觉到那年轻喇嘛就是恩扎格布大喇嘛的一个弟子,在送恩扎格布大喇嘛去天葬场的旅途上,他一直安静的跟在洛桑的身边,无悲无喜、自在从容,让洛桑当时很是惊异。现在通过这一段对藏传佛教的研究,洛桑理解到他们对于恩扎格布大喇嘛的飞升有着另一种理解,但洛桑还是对于他的表现感到吃惊,能这么年轻就参悟到透生死大道,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