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所言极是!”严威连连点头,“前辈这位宗师在此,十日更为妥当。”

郁承渊是隐藏身份而来,他的修为不会多加隐瞒,但这趟江南之行他什么时候会对外提及就说不定了,这位‘宗师’指的必然不会是他。江南灾区除了他之外,也就只有前辈一位宗师了。

前辈现在还没有什么名声,甚至少有人知道他的身份。但以前辈的能力早晚都会得到应有的尊崇,届时或许会有人查出前辈曾在此地的旧事。

有宗师出手,今日这般‘十日退水’之事可谓顺理成章。目前众人不知宗师所在,十日的确短了一些,但如果日夜兼程也不是做不到。

“大水退去,百姓们归乡之心必然迫切。”柳誉对难民的心思更为了解,“我们可已‘准备重建物资’为由,将百姓滞留在安丰山上,安排他们伐木备石。”

治水多用武者,提前准备木材也不会让人起意,还可以加快灾区重建的速度,此为一举两得之计。

“柳案首提议可行。”

柳誉得到了郁承渊认同,面露喜色。

第25章

严威等人上山后亦是遵照营地规矩与百姓一起用餐,膳食的种类与数目和旁人并无不同。

这一日, 几人走到用餐之地, 却只有小半人落座,其余的百姓还忙得热火朝天。

“大伙儿建造家园的积极性很高, 这会儿有不少人还在忙活。”柳誉见郁承渊、严威的视线落在那些空旷的凳子上, 不等他们发问, 直接开口解释了一句。

恰在此时,一声重物落地的声响传了过来,隐约还伴随着几声小儿的欢呼和年老者的赞赏之声。

严威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了一眼,“听起来,这堆放材料的区域被划分在东南方。”

不通武学的女子和老人也希望为重建家园出一份力, 提议挑选出一些合适的树种为大伙儿打一些家具。

为此他们特意请示了柳县令, 想要在营地外不远处划出一块区域, 用以处理木料。

以他们的速度,若是将木料堆放在山下,光是来回就要大半天的时间, 根本就没多少时间处理木材。

这样的请示的确是百姓们的一片好心, 却会延长重建家园的时间。

直接将木料运到山下, 重建家园的时候可以直接取用。选了这么一块地域作为木料中转, 伐木者选择往山上走取料比去山下取料更为合适。

若木料取材于下方, 就要多跑不少冤枉路。山上树木很少被砍伐, 山峰越高越是如此。木材比山下更为粗壮, 可选择的木材也更多。但运送树木的距离, 明显就要漫长许多, 需要更多时间来准备建材。

让伐木之人判断木料是否适用于制作家具也行不通。通木匠活计的年轻人总共没几个,在山上伐木不可能大家聚集在一片区域,多是分散行动,这几个人根本就不够用。

他们必然要在时间与家具之间作为取舍,最终严威以赈灾大臣之名拍板同意了他们打造家具的请求。

百姓们在山上滞留的时间越长,封锁结束之后外人看到的灾区状况越符合他们的预想。

无偿为难民提供家具,能让其日后生活更舒适。既可以让百姓们更为满意,又能够配合他们的安排,何乐而不为。

堆放材料的具体区域却不是严威来决定的,而是交给了柳誉,想借此锻炼锻炼他的能力。

“木料的确堆放在东南方。”柳誉点了点头,“我自小便在安丰山下成长,这边多数是西北风,安置在东南方区域之中的木屑灰尘不会顺风进入营地。”

“安排的不错,其与营地间的距离也是恰到好处。”郁承渊走向东南方,他每迈一步,木材落地的声音便清晰些许。

声音能传入这用餐的区域,但这片区域位于营地边缘。修整区域和此地有一段距离,到帐篷那边更好无法听清。他们从清晨到现在都未听到声响,便是最好的证据。

柳誉行动上亦不是短板,无人协助之下,有条不紊的安排好了一切。

严威见郁承渊依旧往东南方走,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忙开口询问。“您想要过去看看?”

虽然他们依旧用内力隔绝了外人窥听,但在外言谈依旧小心谨慎。严威言语之间并无称呼,用词也比往日少了些许尊崇。

“亲眼看看他们准备木料的数量,才能判断出他们准备木材大致所需时日。”

他也可借此了解百姓的行动力,稍稍估算接下来重建村落需要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