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自那时起,他的生活有了实感。
因此他结合自身的经历,一直都认为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是确认自身是否存在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不过发现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非常离谱,是另一回事。
令季无声地在心中补充,这时他再看散兵,发现他正审视着自己。
注意到令季投过来的目光,散兵沉声说,“你很特别。”
通过他人看法来判定自身的存在,进而更好地融入世界,这个说法在散兵眼里是本不属于凡世的存在才具有的观念。
倘若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在人类的世界里,那天生就有着我属于这里的观念,是不用后天去建立。
更不用尝试去提融入世界,水与水必然能相融,假如不相融,那只能有一方不是‘水’。
散兵定下这个结论,他忽然觉得自己来找令季讨论那些书里的内容,别人怎么看待他是大题小做,多此一举。
既然从来不是普通人中的一员,那又何必在意普通人的看法?
更何况他不尝试融入这个世界。
散兵这么想着,忽然为自己担忧一晚上童话感到可笑。
“算了。”散兵结束话题,“既然你不想了解执行官,那我也没必要与你交易。”
对于散兵的态度,令季没有多想,因为他一开始就认为散兵找过来的原因是这个。
那些书的内容指向性太明显,散兵不产生怀疑才奇怪。
不过散兵居然早就知道有人拿执行官当原型写作,还是让令季意外。
而正是这份意外,让令季忍不住去想散兵一个问题。
“你们对被当作灵感来源,究竟是怎么看?”令季想听听散兵这位前辈的想法。
“我说过那就是一些无趣的作品。”散兵难得有耐心地重复。
令季点点头,随后他又谨慎地问,“你们没有意见吗?”
“比起意见,更多的是不在意。”说到这里散兵笑了笑,接着他问向令季,“你会在意蝼蚁如何看待你吗?你在意蝼蚁的想法,只会将你拉到和蝼蚁一个档次。”
比有意见更残酷的是无视。
不管是诋毁也好,抱有憧憬和幻想也罢,都不会得到反馈。
散兵认为令季或许也有类似的心理,可现实与他想的没有任何关系,就好比有两个选项,结果令季硬是选出来一个其他。
只听令季喃喃,“我明白了,也就是说把你们看做猫也好,看做鲸鱼也好,都无所谓。”
说话的时候,令季彻底想清楚。
之前他会尴尬会介意,是因为他太在意。
如今他不尴尬了,不是说经过几次冲击之后,他麻木了,他在沉默中变态,仅是他的心态发生转变。
虽不像是散兵那般无视,但他确实感觉无所谓。
令季顿觉云开雾散,原本心中残留的困扰消弭殆尽。
而这也让他望向散兵的眼神变为感激。
可不知是不是令季的错觉,他发觉散兵好像有点不高兴。
如果令季能读心,他就会知道那确实不是他的错觉,散兵是感到不开心。
对散兵来说有一好一坏两个消息,首先好消息是通过令季那句无心之言,他可以确定他的预感没有错,坏消息是绘本里的黑猫居然真的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