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上一章里出现的金箍是没错的,原作里金紧禁三个,为了本书故事的戏剧性采用了金箍,在此注明!本就是改编,一切与原著不符之处,以本书为准!
————————————————
眼见日已中天又至饭食,八戒腹中空虚早已响如打鼓,嘟囔几句,悟空应了交代一声,驾云去化斋了。
此时虽有人烟,因那进狮驼岭一窝妖精祸害,终究还人烟稀少,悟空驾云去的也远,不免为人所乘。
那妙音佛隐在远处看得分明,摇身一变化作观音模样,驾莲台落下云端。
一见观音,玄奘三人眼拙,慌的或行礼或倒头拜,礼毕起身,假观音含笑道:“猴儿何在?”
妙音也是怕悟空灵感,妙计难行,只以猴儿相称,更不敢直呼其名。
观音跟前老猪可不敢作假,八戒扭捏道:“老猪腹中饥饿,不得已之下央求猴哥去化斋了。”
八戒说着腹中又作响,观音笑道:“你这食肠宽大,贫僧保你做了几年净坛使者,竟是还未吃腻人间五谷,罢了,贫僧此来却有一事,必事先言明于你等!”
八戒笑道:“菩萨大慈大悲,难得有事,菩萨开口敢不听从。”
观音含笑点头笑道:“我观你等一路行来,猴儿行事虽然正派,却多有冒失之处,更不听人劝导,是以贫僧回去之后,炼出一宝,名为金箍,又创一篇‘定心真言’,此真言最能劝善,若是玄奘学了,念了此真言,你再有异议,他即听从劝导,却不美哉?”
沙僧一听心中一惊,疑问道:“菩萨请恕悟净直言,这般人后行事,可是光明之举?何不待猴哥归来之后,再加以劝导?我看猴哥深明事理,若是真有奇效,他必甘愿使用此宝。”
观音笑道:“悟净莫怪贫僧使手段,那猴儿最是顽劣,如来佛祖的面子尚且不顾,上次与那佛母一战之后,是贫僧舍了面子去灵山求情,佛祖才既往不咎!猴儿行凶多次,佛祖菩萨死于他手不止一位,又与佛母放对,若有此真言,他能听人劝说,日后却不少了我等许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