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合府心说:这可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那可是成百上千岁的神猴,又明显是被神佛镇压的,平常人躲避还来不及,谁会主动往上凑?
面上却不能这么说,只听他长叹一口气道:“这两界山寻常人是不敢去的,以往也不是没有商队经过,可却遇见了怪事,甚至有队伍再也没回来过。”
听他此言,仿佛连周围的温度都降了,高长松想,刚才还在说大圣的事儿,怎就忽然转到鬼故事频道了?
话题转得太快,他都不适应。
康合府接着说:“我们刚才说两界上,是地理位置上的两界,可民间又有传闻,说这‘两界’还有更深层的意思,说是沟通幽冥界与人间界。”
“这种说法也不知是从何时兴起,只知道民间确有此类传闻,说去阴曹地府的路上要经过两界山,山阴处鬼门关时隐时现。”
高长松心说:难怪,有了这样的传闻,谁还敢去两界山?
高翠兰却觉得不对,她说:“那儿不是有神猴吗?怎么跟幽冥界相连?鬼怪不应该都怕他吗?”
这话听来颇有童稚感,逻辑不甚清晰。
没人能回答高翠兰的问题,但无论是出于安全考虑,还是看他们带这么多的货物,一行人都不可能跑到两界山观光旅游,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先入大唐的国境,将过所等身份证件一并办了。
高长松遥遥地看着云雾中的山,内心充满向往之情:猴哥啊猴哥……
哎,真想去看看啊。
第154章
巨石块垒成的墙自山脚向两侧延伸,城楼屹立在石墙上,背后是被云雾笼罩的山峦。
这是两界山前的关口,入此关便进入大唐地界。
高长松恋恋不舍地看了眼两界山,它隶属大唐,是否进入后就能去猴哥那打卡呢?
当然,眼下的当务之急可不是去找猴哥,而是走流程,验过所。
大致流程跟上回高长松入唐没区别,问题是商队的人太多,物也太多,等他们彻底入关隘,已至落日西垂。
当务之急自然是去粟特人的聚落休整一番,此外也有小商贾要在这清空一批商品,只留那些昂贵的去长安城里卖。
商品的售卖也因地制宜,哪怕是随行马驴骆驼,都能在这两界山卖出不低的价格,真入长安反而不上价。
高长松亦准备抛一批布、卖些酒,这些物什要缓缓卖、分散地卖,真全流入长安市场,那还不造成通货膨胀?
乌斯藏来的商队货物不愁卖,还没进聚落的邸店,成批的商贾蜂拥而至,他们都耳聪目明,商队验过所那么大的阵仗哪能发现不了?又有耳报神神秘兮兮地说高十二郎也在队中,这可就炸了马蜂窝。
“高十二郎?可是乌斯藏的高十二郎?”
这名字对他们来说可是如雷贯耳,高十二郎的名声从乌斯藏传到大唐,如春风般吹遍丝绸之路。美酒在古人眼中就是有这么大的威力。
靼袒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就爱风里来雨里去的生活,对他们来说美酒必不可少,否则怎会酿出葡萄酒?
可惜,对他们来说大唐的米酒与黄酒实在太淡,由他们酿造的葡萄酒倒是好,只可惜尝过一次白酒,就再也忘不了那味儿与火辣辣的口感。
甚至他们喝的都不是纯白酒,而是掺水的,纯白酒太贵了,买不起,可哪怕是掺水的淡白酒都够烈,味道够香。
只要有白酒,靼袒人就不会看别的,关隘的百姓也一样,都买劣质白酒御寒。
仅靠这一件商品,高长松的姓名传遍天下。
耳报神说高十二郎来了,消息不灵通的坐商还不大相信,可很快,哪怕是在关隘轮班的将士都说他来了,众人这才相信。
他们可不管高长松为何来此,只知道他来定会带上大量美酒与色彩艳丽的布匹,他们不必像群豺狼般互相争抢,最终以极高的价格竞拍到些许的白酒,只要愿意付出金钱就能拿到商品,真是再好不过了。
好在他们还比较体面,没有将高长松堵在城门口,等他们到邸店前才涌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