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不是!
李二陛下打起十二分精神,就算对面是能一下子咔嚓掉他的大妖,只要还没咔嚓掉他,他就得维持住身为大唐皇帝的尊严。
他李二!无所畏惧!
好在祖龙和元凤没有难为他的意思,操纵着宝座凑过来也只是唠家常。
他们没有威胁这人的意思,就是想知道为什么要认太上老君当老祖宗?
李二陛下:……
这多不好意思。
李二陛下面上有些尴尬,他知道妖族可能不通人情世故,但是没想到他们能如此不通人情世故。
他们老李家和太上老君实际上没有半文钱的关系,因为这样和那样的原因,总之他们老李家认了太上老君当祖宗。
最开始是为了压下民间的各种传闻,隋朝气数将近不假,只是他们老李家和前朝炀帝的关系过于密切,于情于理他父亲当上皇帝都会惹得甚嚣尘上。
这个时候不管是认祖先还是亲自去函谷关拜谒,除了丢点脸外没有坏处。
他父亲刚称帝不久,天下尚未安定,世人的言论转移到老李家到底是不是老子后裔之事,便无暇顾及改朝换代的事情了。
而且民间信道教的百姓众多,道士中也有不少能人异士,认太上老君为祖可以拉拢道家人士,何乐而不为?
除此之外,还因为一道谶言。
《老君音诵诫经》有云:但言老君当治,李弘应出,天下纵横,反逆者众,称名李弘,岁岁有之。
传说老子的后裔李弘应当为天下之主,李弘就是太上老君转世的化名。
以前便有许多人假借李弘降世的旗号造反,前朝末年天下大乱,老子后裔将要取代隋朝的传闻再度席卷而来,因为这个传闻,隋炀帝甚至杀了与李弘同音的左武卫将军李浑及其侄子李敏。
李氏当王的谶言传得沸沸扬扬,好些造反的都拿这个谶言来糊弄百姓。
他父亲最开始在晋阳起兵时很是纠结,后来有道士给他献上李氏为王之类的图谶才让他下定决心起兵造反,一定程度来说,他们家最开始也是谶言的受益者。
不过他们家的来历很好追溯,他们是西凉开国君主李的后裔,自称是太上老君的后裔显然长脑子的都不会相信,所以他父亲认祖归宗后立刻将道教当做“本朝家教”,也就是大唐国教,用利益来让道士别直接打他们家的脸。
他登基之后同样非常拥护太上老君的祖先地位,还将道教的地位进一步提到佛教之上,总之就是,只要他给的足够多,道教便会替太上老君认下他们这一脉后裔。
这些事情他自己知道就好,心知肚明的事情,只要不说出来就没有任何问题。
哪儿有上赶着戳人家痛处的道理?
李二陛下心里骂骂咧咧,面上依旧维持着得体的笑容,“太上老君俗名姓李,寡人祖祖辈辈也姓李,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寡人是太上老君后裔多正常。”
祖龙:……
元凤:……
行吧,你乐意就行。
“你既然是太上老君的后裔,和妖皇陛下也算有些渊源,我们也不欺负你们,等妖管所的妖族开始办差,可以让你派去几个人族当眼睛。”
李二陛下顿了一下,“渊源?什么渊源?”
难道那只小狐狸是太上老君养的狐狸?
太上老君是正经神仙,妖皇却是妖族至尊,这两个身份怎么看都风牛马不相及,他们哪儿来的渊源?
祖龙神神秘秘的眨眨眼睛,“你要认太上老君当祖宗,见了妖皇陛下也得喊一声祖宗。”
元凤清清嗓子,“这些属于辛密,你真的要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