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但如果抛弃数据,那自己打的还是数据网球吗?

柳陷入了两难的困扰中。

这是每个打数据网球的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三津谷看着柳,在心里说,莲二,跨过去,想清楚,认清数据的意义。数据只会是为个人而服务的。数据网球选手永远不能被数据左右。

比分交替上涨着,一直到高中生组合迎来了他们的赛点。

6-5,只要赢了就能够获得胜利。

此时柳已经做了许多次尝试了。

他当然不会试图完全丢掉数据。

他目前为止所有的网球打法都建立在数据网球的基础上,如果完全抛弃数据,那不就完全抛弃了自我吗?而换个角度思考,刻意反向行动,完全否定自己的数据,其实是落入了误区。那和完全按照数据行动也没有太大的区别——数据说我要往左,在这个前提下刻意往右,不也是利用了数据吗?

压力让柳从一团乱麻的思绪中抓到了灵感。

他发现了三津谷是怎么做的。

同样的数据会衍生出无数种结果,并不是只信任正确率最高的那个结果,而是将所有的结果都考虑在内。

是数据网络的分散和数据的无限衍生。

这是很大的计算量。

如果自己也这么做,能做到吗?

不,如果那样的话,他不是又走在了三津谷已经走过的道路上吗?

永远亦步亦趋,就不会有超过亚玖斗哥哥的机会了!

他抓住的那一点灵光是什么呢?

数据上的,和建模上的……

他想起仁王的做法。

在这种时候想起仁王真的很荒谬,但立海大里勉强能和他交流数据资料的只有仁王一个,两个人还经常互相打嘴仗,再评论对方的信息渠道。

在柳眼里,虽然仁王从始至终都否认自己是数据网球的选手,也确实不是,但仁王实实在在利用了数据。

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继而建模,然后先预想一个可能的反应,再用精神力和行动的误导去挤压对手的行动空间,让对手无论愿意或者不愿意都照着最初的预演进行下去。

那家伙还玩笑一样说,“加入无我境界一起用,就是才华横溢的极限了。所谓三大极限,很难吗?”

分明除了才华横溢和千锤百炼,那家伙根本都还不知道要怎么进入天衣无缝的极限。

他自然与仁王是完全不同的打法,但他可以参考仁王的做法。

数据是工具,模型是千变万化的。

确实一组数据能够衍生出无限的结果。

如果自己的计算量不够,或者全部计算太浪费时间,那么就让自己的行动所代表的结果尽量无限扩大。

并不是以对手最高百分比的行动作为参照对象去规划自己的行动,而是以自己所能应对的涵盖对手行动结果最多的位置和行为作为选择标准。

当柳想明白这一点时,比赛的局面也渐渐明朗起来。

6-6,平局。

三津谷有些可惜地叹了口气。

他一直压制柳到比赛结束。最后柳虽然有了改变,但那样的改变仅仅只是拉回了一点劣势,不足以对比赛结果造成太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