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和幸村分到了一组,同组的还有毛利和切原。
这样的分组对他挺有利的。
他和毛利之间,气氛还有些僵硬,是因为刚才话说的太重了。但毛利似乎没有生他气的意思。仁王从毛利的表情中读出“算了我是前辈啊就不要和后辈计较”这样的意思。他又觉得无奈又觉得无语。
他下的猛药到底有没有用啊?
切原则完全没有意识到队友之间有些古怪的气氛。
“什么啊,居然和前辈你一组吗?我还打算再和前辈你打一场的!”他不忿道,“刚才不算!”
“puri~”
比赛开始后,场面一片混乱。
谁都没试过四个人的配合。
一个球场站四个人,真的太多了。按照最简单的划分场地的规则,将半场切成四块,加上握拍的臂展,甚至可以做到不用挪步,只伸长手臂,就控制住属于自己的“地域”。
但双打上,都没有人采用简单粗暴将球场划成两半,一人负责一半的打法,换成四个人站一个半场……
“啊呀,球拍要撞到了!”
“等等?这个球难道不是应该朝着我飞的吗?”
“小心小心,啊踩到脚了!”
“!差一点就被球打到了!还好我躲得快。”
“……你是躲了,但球也落地了啊!”
……
完全的躲避球规则,球一旦落地就转换球权,从主动变成被动。在比赛开始的前几分钟,球权不断转换。大家通常是移动时被自己的队友占住位置,不得不慢下来或者绕过去,继而“被动”地挡住了球路,又在被砸到之前迅速反应躲开……球就这样落地了。
幸村嘴角的微笑都快维持不下去了。
他的精神力铺在球场上,可他难道要控制住除了他以外的其他七个人吗?
这种处理方式也太没有技术含量了。
仁王倒是真的想过,要是同调能由自己控制,并且控制住整个半场就好了。他也没想要控制对手,至少要控制住自己的队友。
越是混乱的场景,反而越适合同调发挥不是吗?
……但不存在四个人的同调。
而且连精神力诱导也做不到了。他的精神力被幸村压制着。倒是可以配合幸村。
仁王这么想着,和幸村对上了眼神。
两个人迅速达成共识,精神力纷纷铺开。
以队友的视角去感受幸村的精神力,压迫性还是很强,但和站在幸村对面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幸村的精神力像黑夜,像星光,总之是恢弘的,无法躲避的。而他自己的精神力像水,像浪潮,推动着,调整着节奏。
有一瞬间,仁王感受到了精神力的共鸣。
他仿佛和幸村思想同步。
……等等,不会这就是同调吧?
灵感只在那一瞬间,清醒的刹那,就再也找不到那种没有缝隙的共鸣的感觉了。但仁王隐约有了领悟,在同调这一点上。
他很早之前就想练习同调了,之前考虑过找一对会同调的双打搭档学习一下,他可以分别用幻影去感受两个人的感觉,继而明白同调的真谛。现在关东国中选手里,能同调的只有山吹的那对王牌双打,因此仁王将自己的这个计划放在了将要进行的关东集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