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辰、孔申、颜梦站在一边,他们知道虞昊的计划,也听出了夫子话里的支持之意,不过,夫子虽然能够做出一些决定,但是儒家和其他势力不一样,儒家以“理”为尊,只要你有理,便听你的,若你无理,就算是夫子,也会有儒修出来辩驳。
“诸子百家,皆为道!”
虞昊看向夫子和周围儒生,声音朗朗。
“虞帝此言过时了,早已经有人提出,诸子百家之道,修士寻道,儒修寻理。”有儒修出来反驳,目光诚挚,没有讥讽,也没有嘲笑得意,只是在讲述一个事实。
“是南宫子容大儒,子容长与论道,虞帝有难了。”有儒生议论着。
听到周围的议论,虞昊朝那出来的儒修打量了一下,儒家的名字,是继承了上古儒家开端之时,圣人门下三千弟子,后世为了表示一种传承,也将这些代表他们传承者的名字继承下来。
最为出名的是七十二贤者,能够继承贤者名字了,即便他不是大贤,本身也必定是饱学的大儒,德高望重,受儒家士子所器重。
南宫子容,又名南宫括,在上古之时,曾经协助周文王治理天下,后来拜入圣人门下,占据七十二贤者一席之地,当然,眼前之儒修,只是继承了上古南宫括的名字和道统,并非是真的南宫括。
就像是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继承的就是七十二贤之一,儒门十哲之一的子贡道统。
“南宫子有礼了!”南宫括说完之后,又行了一揖,曾经在周文王手下做事,让南宫子容这一脉极为注重礼仪,礼道也是这一脉的传承。
虞昊回礼,呵呵一笑,道:“南宫先生问得好,但朕的诸子百家之道,又和先人所述的诸子百家之道不同。”
“哦?有何不同?”南宫括再问。
“先人诸子百家之道,乃是求无上大道,穷其毕生,追寻冥冥之中的道,虚无之中的理,寻无尽长生之道,先生说,是也不是?”
南宫括皱了皱眉,确实,在上古之后,诸子百家之道就已经在向着追求无上之道转变,毕竟,上古大劫给人的感觉太过震撼,那种无尽生灵涂炭的场景,让诸子百家的先贤大受震撼。
世上何人能长生不死?魔神都会死亡,天地都会破灭,只有那无上之道不会灭亡,因此,上古之后,一代代先贤为寻无上之道,踏上不归之路,上穷碧落下黄泉,只为寻道。
也因此,诸子百家才渐渐在世人眼里没落,就拿儒家来说,上古儒家,在圣人带领下,三千弟子,周游列国,为天下苍生寻求治天下之道,而现在,天下朝堂很少能见到真正的儒学之士。
不说儒学,就是法家、兵家、纵横家这样的大家,也渐渐偏离了天下之道,而去追寻无上大道,寻求长生不死。
南宫括是聪明人,顿时明白了虞昊的意思,不过,这可动摇不了这些儒修心里的执念。
“无上大道,亦是为了众生,只有有人能踏出无上之道,才能阻止天地大劫,上古先人,牺牲自己,留下希望的火种,不就是为了有人能够踏出无上之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