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永生之路 永恒之门

只见两人足踏九彩莲花,周身清浊之气弥漫,就连在场的圣人也看不清两人面容,不觉心中大骇,心中都在暗暗猜想不知何时这天地之间竟有此大能而不自知,纷纷在心中各有盘算,一时或皱眉,或喜悦,不一而论。

再观两人走向榻前,纷纷向台上道祖颔首一礼,一者尽显尊贵霸气,一者也是母仪天下,那不经意漏出的一丝气息让诸圣心悸,“道友盛情相邀,我夫妇二人准时前来了。”

整日古板的道祖也难得露出一丝笑容,“两位能大驾光临,鸿钧已经是感激不尽了,两位请上座吧。”天尊、地皇两夫妇再次颔首礼过之后,便落座道祖右下第二第三个座位,因为人还没有到齐,只能先行品尝桌案上的仙果逸品。

而在另一边墨轩等人一路向东,行过千山万水,来到东海入海口之处,只见一座巍峨山峰,犹如被一刀劈成了两半一般,两边青松翠柏,奇石嶙峋,万里无云,一线天色,真是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豪气顿生。

后土初觉得此地眼熟得很,细细一观,便知晓此处为何,“此地乃是东海九关之一,再往前百里便是龙门所在。当年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

后土见墨轩等人似是了然于胸,只有玄冥、精卫听得津津有味,“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

精卫趴在云头上,晃着小脚丫,歪着小脑袋,“既是治理水患,那有关此地何事。”

“当年在治水的最后关头,有一座山峰挡住了河流的必经之处,大禹接的神斧,劈开了这座山峰。”后土话到此处,玄冥已经知晓故事的地点了,“此地便是那座山峰,而此一线天之壮观景色,便是斧劈之结果。”

“然也,当年大禹以斧劈山,地气涌动,在此地后方百里之处,以大地气脉凝聚九道龙门,自此以后,江河水族便可跃龙门,接受洗礼,蜕变为龙身,成为龙族。”墨轩讲到此处,突然见到江水暴动而起,形成漩涡,随之窜出一道身影。

众人但见其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一身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墨轩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怪怪的表情,怎么看都有点像是孙悟空的一身装扮,“嗯,是赤尻马猴,你为何拦住我们的去路。”

赤尻马猴收了手中金棒,一双怪眼似明星,闪动着明亮的智慧光芒,“各位大人,小仙赤尻马猴无支祁,当年受人族共主之托,成为这一方水神,近日小仙算的一卦,卦象表明有贵人来此,遂生了跟随之心,还望各位大人恩准。”

不管他人什么心思,精卫到是欢喜得很,围着无支祁不住的打量,而无支祁也是投其所爱,送了小精致的小玩意,讨得精卫眉开眼笑,“呐呐,师尊,你看他这么可怜,就收下他吧。”

“你可知他什么来历。”精卫茫然地摇摇头,墨轩无奈,只得解释一番,“他乃是混世四猴之一的赤尻马猴。”

“混世四猴是什么?”

“混世四猴啊。”墨轩头痛的挠挠头,对收下这个徒弟真是无语了,“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混世四猴个个神通广大,各有各的本领。”

这时杨眉适时地出来为师尊解围了,替师尊讲完混世四猴,“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当年他在此山中修行,算的来日必有劫难,所以早做了打算,等大禹治水之时,适时的出手帮忙,才能保下此生根基。”墨轩也是有意的打量了一番无支祁,“你的阴阳算算本事确实不差,想必你有算的今日必有机缘,所以才现身的吧。”

“不瞒各位大人,确实如此。”无支祁心知面前之人强大无比,不敢有丝毫隐瞒,墨轩手指轻轻敲了几下,“即是机缘,也是天意,也罢,你就留下来为精卫做个跟班吧。”

“谢大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