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精卫填海

“幽冥新建,缺少人员,运转艰难。”墨轩思量一番,心有定计,“玄冥,由你施展神通,造化乾坤,补全六道轮回的运作之力,也是功德一件。后土已经成圣,你大师兄也位列圣人,功德对为师更是没什么作用,有你得到,乃是最佳的选择。”

“是啊,玄冥姐姐,你要是再推辞了,妹妹可是会不高兴的,”原本并不情愿的玄冥,在后土的一番劝说下,终于答应下来。只见墨轩伸手疏开掌心,点点微弱的华光,如黑夜繁星,玄冥、后土更是从其中感受到巫族的气息。

“这是当年为师在巫妖大战时就下的巫族残缺的魂魄,你也知大凡生灵,都有三魂七魄,巫族之人也不尽相同。魂先于魄,故魂魄為先,精神意气皆后起。巫族三魂名为胎光、爽灵、幽精,亦对应灵魂、觉魂、生魂之说。”墨轩的一番言论,就连玄冥也是一知半解,因为巫族之人从来不在意神通之外的事。

一旁杨眉倒是听出了个大概,因为作为历史的旁观者,他曾经也观察过巫族之人,“魂者,历劫轮回种子,为人,为鬼,为圣,为贤,为善,为恶,披毛,带甲俱是他。未生时他先来,未死时他先去,破胞出头,哇的一声,既是魂入窍之时,此后天木气与先天元性相合,借假存真,不能独存。”

后土作为先天大能,化为六道轮回,是为鬼族第一人,对于魂魄之事倒也知之甚多,“魄者,借血气之灵,受尽气而凝结。生后七七四十九天始全,死后七七四十九天始灭。魂是迁移不定,轮回不息,历劫不坏的,魄则随身有无之。”

“人亦或者大多生灵,因有三魂七魄而形成一位有智慧活的肉。三魂分为:一者,灵魂--又可,天魂跟主魂;二者,觉魂--又可,地魂跟视魂;三者,生魂--又可,人魂跟象魂。”墨轩见到杨眉、后土知晓巫族魂魄之事,大感欣慰,“三魂在於精神中,七魄在於物质,所以人身去世,三魂归三线路,七魄归肉身消失。天魂归天路,地魂归地府,人魂则徘徊於墓地之间,直到再度轮迴,三魂才会重聚,七魄则随新的肉身产生。”

玄冥眉头一皱,看着墨轩手上的巫族残缺的魂魄,甚是疑惑,“照此推论,如果想要复活生灵,先决条件就是三魂,但我感觉到师尊手掌中的巫族残缺魂魄,却并非如此,只有天魂与人魂,也就是只有胎光与幽精两魂。”

墨轩闻言微微一笑,“错了,你错了。我手上的巫族残缺魂魄只有胎光一魂而已。”玄冥一愣神,一旁杨眉、后土圣人神念一探,顿时一惊,“确实只有一魂而已,不知执掌意欲何为。”

“巫族剩下的一魂承载着开天煞气,留之无用,甚至有害。而另外一魂,则在巫族之人身亡之后便以回归天地了,所以说只有胎光一魂而已。至于另外一魂,是我找的代替品,里面凝聚着巫族生前的神通。”墨轩解释完之后,便看着玄冥,“玄冥,补全轮回的功德,就交予你了。”

玄冥眼中透出一抹坚定,只见玉指轻动,掐动无上法诀,引动乾坤造化之力,脑后闪现五彩光轮,光华阵阵,一波又一波的涟漪,荡漾在后土宫中,将整个后土宫染尘一片氤氲水蓝。一股无形的力量,将墨轩手中巫族残缺的魂魄拖至空中,绽放出蓝色华光,更添一丝宁静,那是大海的蔚蓝。

玄冥一指其中道行深厚之辈,有十人落地,化为身穿帝王袍服,头戴束发皇冠之人,玄冥捻指向天,指天为誓,“玄冥感六道轮回残缺,人事不足,遂立十殿阎王,为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五道转轮王。常驻幽冥,护卫六道轮回,无量天尊!”

言毕,天降祥瑞,七彩功德落下,灌注十人头定,瞬息之间,证得大罗金仙果位,功德护身,鬼邪避退。而这十人中,大多原本是巫族大巫,其中赫然惊见追日的夸父。

夸父本就是修习大地之源的大巫,原本应为追日有功,天降功德助其洗去一身煞气,征得大罗果位,奈何天要灭巫,陨落大劫之前。此时重生的夸父,只见一身幽暗龙袍,张牙舞爪的五爪冥龙,似是在扬天狂吼,霸气非凡。

此时又是一阵轰隆隆的巨响,赫然十座宝殿沿着后土宫成阶梯式而落,霞光聚拢,瑞气常在,鬼魂退避三舍。十人朝玄冥一拜,玄冥也是拱手而谢,十人化作长虹入殿,至此十殿阎王归位,幽冥机构基本完善。虽说十殿阎罗为巫族重生成为鬼族,但终究不是巫族之人了,巫是巫,早已成为过去,鬼是鬼,将是地府幽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