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开圣殿之门

五行天域 我欲扑街 1989 字 3个月前

魔教传承,源远流长。

“魔”这个概念,原本是相对“神”而言。故有“神魔一念之间”的说法。

其传说,可追溯到盘古开天地之时,已存在于大千世界的“神魔大战”。

与之相应的是“邪”,“邪”的对立面是“正”。故有“邪魔正神”之说。

常言道:独阳不生,孤阴不长。

若没有所谓的“正”,大概就不存在所谓的“邪”。反之,亦然。

一正一邪,恰恰印证了事物是具有一正一反两个方面的自然之理。矛盾的奥妙之处在于——“谁说了算”以及“都觉得自己对”。

古往今来,从不缺乏奇绝之才,委身魔教,名动一时。从来,能名动乾坤的魔教大能之士,其传奇色彩丝毫不逊于正道人物。

是故,不难想象,若是所有人都相信正道,魔教难道不早就自生自灭了吗?

何况,正道内部的斗争,其凶狠残酷所带来的震撼程度,绝不亚于魔教的种种行径。譬如,曾经追随独孤鹤轩进入蛮荒的那批元始剑宗的附庸世家之遗孤。

于是,为何自古以来,世人普遍的意识是对魔教深恶痛绝,而对所谓的正道又是极其包容?

此中奥秘,确实难以窥破。但冒昧度之,不难发现,多半是“圣人圣训”、“善念永存”等固定思维在作怪罢了。

世人总有一种奇怪的认识:凡圣贤之后裔传承,再坏,也坏不到那里去。圣贤的灵魂永垂不朽,那怕是其后裔传承中出了那么几个败类,最终,也会在伟大的不朽的圣贤之力的感召下,悔过自新,从善如流。

但是,这是实实在在的一套“混账逻辑”。

所以,为何在堂堂正道名门中,从不缺叛逆者。其原因,大概亦在于此。

故而有了世间之真理:无度的包容,即等于无耻的纵容。

独孤鹤轩多少有些叛逆,同时,他也是典型的出力不讨好的主。经历了从小受到的特别教育,见到了许许多多的奇人异士,等等。这些宝贵的经历,对他正确看待与对待人、特、事,摆正三观,一视同仁,有着极大的助益。使得他在面对传闻中令正道人士闻风丧胆的魔教大能时,可十分从容。

在来到流沙海之前,他想过很多糟糕的情形。但他没有退缩,因为他知道这里有自己必须要完成的事。

不过呢,他也没想到,当黑袍人将自己带往魔教圣地时,才发现一直被浓墨重彩渲染的极度神秘的魔教圣地,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山谷。小山谷周围,群崖重重叠叠,有虚有实。历经魔教二十余代精英的经营,种种禁制大阵遍布,奇异魔兽隐伏。将这个不起眼的小山谷变成了鸿蒙界中最为神秘的传说之一。

小山谷,方圆百余丈,地势由北向南,地形呈斜立的“鸡蛋”形状,小头在下,大头在上。正北方位,亦即正位,有一扇漆黑的大门,大门上隐隐刻有几道符纹,时而有黑烟缓缓渗出。

从正位开始,左右两边呈弯月形布置,每相距十丈便有一个青石台,左右两边的石台却是互相交错。隐隐间,像极了一张可完全咬合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