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还之于民

那人听到洪涛的话,马上就要哭了,他现在真想煽自己一巴掌,早知道你是高人,我干吗这么嘴贱呀!不过,老爷给他下了死命令,请不回来永远不要再回去了。

于是,此人走到洪涛跟前,躬身行了一个大礼:“还请道长大人不计小人过,高抬贵手呀!辛公子现在都已经病倒了,急需道长援手,小人在这里给您赔罪了!

道长当时说专治疑难杂症,有需要找您,这事您可不能失信呀!”听到他的话,洪涛内心一叹:罢了,难为他一个下人有何用,他也决定不了大局。

想到这里洪涛开口言道:“你家公子扰乱了世间的道德纲常,这乃是报应呀,带路吧,贫道就随你走一趟!”那人连忙点头称是,带领洪涛上了马车,而后直奔辛府而去。

辛家乃是长沙城的豪门大户,不说良田千倾也是家资万贯。辛老爷为人还算和善,偶尔也会发发善心搭个粥棚,救济一下贫苦黎民。

由此可见,辛家倒也算不上什么险恶之家。辛这个姓氏在长沙可以说历史悠久,上可追溯到西汉初期的长沙国利苍家族。

利苍乃是汉高祖刘邦开国时的功臣名将,后被拜为长沙国丞相。只可惜英年早逝,而他的夫人便是西汉年间的女中豪杰,一代巾帼辛追。

故而,辛这个姓氏在长沙可以说是地位特别崇高的。虽然时过境迁,沧桑巨变,先祖的荣光早已不在,但余威仍存。至如今,辛氏族人依然在长沙颇有声望,而辛家更是辛氏一族的领头羊。

辛家虽然家大业大,但并不是发迹于农耕,而是商业。在大明年间,手工商业刚刚兴起,也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

因此以商业起家的往往都是豪门大户,比那些以传统农耕为主的家族,实力更加强大。再加上大明永乐年间,采取开放性政策,与外国建立商业贸易,又使这些商家们赚了个脑满肠肥。

尤其是郑和七下西洋,开通海上丝绸之路,又使大明国力空前强盛,达到了百国来朝的盛世局面。这些新兴的手工商业又自然跟着大火了一把,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表。

且说这辛家原本是家大业大,对神泉会这种小事,原本是不放在心上的。辛老爷也是一心想要培养他的独子,这位辛公子来继承偌大的家业。

这是这小子却不上道,既不愿意经商又不想踏入仕途,最关键的是那位辛母,对这个儿子简直是疼到心坎里去了,什么事都由着他来。

哪怕是这小子在外面结交一些狐朋狗友,她也是听之任之。对此辛老爷有心想管教一番,也徒剩叹息,留下一句:慈母多败儿,便拂袖而去。

辛公子听取了几个纨绔子弟的建议,接下这所谓的神泉会,也算是有了点差事干,不至于整日游手好闲了。再加上官府的支持,他们的事业也算是蒸蒸日上。

另外还有那个无良法师做挡箭牌,有时候这位辛公子想想,都认为是天助我也。可是,如今传闻这位辛公子偶得风寒,卧床不起,他那些狐朋狗友的纨绔子弟,却是一个也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