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八章 有些事只可意会

赵云和李严都认为不能让皇帝来洛阳,这与数月之前郭嘉对刘和的建议完全一致。试着猜想一下,或者赵云临来洛阳之前,正是郭嘉暗中将这个想法悄悄的告诉了赵云。

与历史上的曹黑子迎天子以伐不臣的做法不同,这个时空中的刘和完全没有必要将小皇帝迎到洛阳,然后借助于汉室和皇帝的旗号来行事,因为他的出身跟袁绍和曹操等军阀不同!

小皇帝刘协对于袁绍、曹操和刘表这些野心家而言,是奇货可居,只要将皇帝攥在手心,那么他们就可以占据大义的名分,然后行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勾当。但对于刘和而言,他不仅不需要挟持皇帝来树立大义名分,反倒是要离皇帝远远的,免得惹来一身是非和麻烦。

打个简单的比方,现在的傀儡皇帝刘协如果是整个大汉的裁判官的话,那么远在蓟城的太傅刘虞便是第一候补裁判,而刘和则是候补裁判的接班人。

那么,在怎样的情况下候补裁判才有机会取代正牌裁判出场呢?当然是正牌裁判出了状况的时候!如果身处洛阳的刘和心腹傻乎乎地将小皇帝迎进洛阳,只会稳固了刘协这个正牌裁判的地位,结果刘和这个候补裁判的候补更加没有机会问鼎至尊之位。

作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册封的第一任太子刘强的正宗后人,刘虞父子那是根红苗正的皇室后裔,只要现在的皇帝刘协生命出了问题,这汉室传承就得落在刘虞父子的头上。

前些年刘虞虽然言辞拒绝了袁绍和韩馥拥立他当皇帝的做法,而且刘虞也确实是忠心于汉室,绝对没有篡权自立的心思,但真要到了现在的皇帝挂掉,大汉皇权无以为继的时候,刘虞必然不会坐视刘姓江山落入外人之手。到时候,刘虞肯定是要被他的好儿子刘和拱到皇帝的宝座上的。

把这事情再往深了说,如果刘虞父子与皇帝刘协在东都洛阳“幸福地”欢聚一堂,以目前各地军阀拥兵自重的情况,大家绝对不会放下兵器纳头便向洛阳朝拜,从此安心做听话的属下,因为这个乱心已经彻底勾起了野心家们的权力欲望。他们会找出各种理由借口,就像上次那样,给刘虞父子头上扣下很大很大一个“屎盆子”,然后大家打起勤王的旗号,再来一次类似的酸枣会盟,将刘虞父子当成第二个董卓来讨伐。

反过来说,如果皇帝和刘虞父子始终分在两个地方,那么皇帝就会成为最大的目标,无论是谁控制了皇帝,都会吸引各路军阀的围攻,这样刘和就有充足的时间按照自己的布局来重整河山。而且,一旦皇帝有个长短,刘虞父子作为候补“裁判”,立即就能扯起大旗来勤王护驾,就像上次刘和去长安一样,不仅能够获得名望上的加分,还逼得其他势力不好干预。

言而总之,皇帝对于非皇室宗亲的势力而言,是一块炙手可热的奇货,但对于刘和而言,却是不折不扣的烫手“大芋头”。刘和一旦沾手,轻则烫得掉皮,重则丢掉好不容易打下的基础。

只是,这世上有的事情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就算郭嘉看出了刘和有意问鼎九五的心思,但郭嘉绝对不会当着刘和的面说出来,他只会以皇帝入洛阳则洛阳会被各路诸侯围攻为由来提醒赵云,而不是告诉赵云某位公子其实最希望看到有个不开眼的蠢货把皇帝弄死。

赵云同样看出来了刘和的心思,早在刘和带着他前往长安最终却以有人阻挡而不入长安城之后,赵云就明白刘和只不过是打着勤王的旗号为自己挣了一份名声而已。如果刘和真的在乎皇帝的死活,当时肯定会竭尽全力进入长安,守在皇帝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