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慕西回家的当天中午, 陈建翎先问了陈慕西的打算,等知道陈慕西要参加两个月后的高考时,直接就表示, 让陈慕西放心去参加高考,以后他和林舒雅去上学了, 冉冉可以放在家里,让王淑英照顾。
还叮嘱陈慕西要抓紧时间复习,对于陈慕西想考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陈建翎则没有多说什么, 陈慕西已经不是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有经历过的小孩子,已经结婚生子是个大人了,到底该怎么规划他自己未来的人生,也该是心里有数的, 这些就不是他这个做爸爸的能插手的事情了。
重要的一点是,现在连考试都没有参加,多想那么多也是徒劳,如果考的好的话,想上哪所学校随便选择, 如果没有考好,那就没有选择余地,有的学上就不错了。
而如果没有考好的话,上一个不怎么样的小学校, 那就不如不上了,陈慕西现在的工作,如果好好干的话,上升空间,比起上完学从头再来更为便利。
心里虽这么想,可是,对于儿子的了解,让陈建翎相信陈慕西一定能考好,因为中间中断了十余年高考,所以规定报考的考生条件也很宽松,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的知青、复员的军人、应届毕业生均可以参加,可是不管是工人、农民还是知青、军人,平日工作都忙,又是在越有知识越反、动的大环境下,就算看书也是私底下背着人看,这种情况下,能得到的学习资源微乎其微。
如果不是特别有毅力的人,在每天高强度的劳动下,很多都会放弃了书本的。
而陈慕西除了插队在外的几年时间没有多余的空闲,没怎么看书外,其余几年时间都没有中断过学习,考个好成绩并不是难事。
陈建翎很乐观的想,唯一担心的就是陈慕西会因家事拖累,而生出犹豫了。
对于老爸的支持,陈慕西很开心,对于冉冉的以后,陈慕西不打算把她放父母跟前养,但这些可以以后再说,没必要现在直接就拒绝。
从得到消息的十月二十一号开始,陈慕西就推掉下班会有的一切应酬,全心投入到备考之中。
不过,陈慕西也抽空去邮局把自己手中的一部分《数理化自学丛书》寄到了洛水村,让谢闻哲和徐诺看。
关于谢闻哲以后会如何,陈慕西不打算去参与什么,该做了他已经做了,其余的也强求不来,他们…就当是朋友吧!
在十一月份的时候,陈慕西、林舒雅还有刘跃夫妻,以及楠楠、刘进几个人专门聚在一起吃了个饭,结伴去了报名处,花了五毛钱的报名费报上了名,获得了考试资格。
随着时间的一天天推移,渐渐地,读书的风气在人们中间开始迅速的兴起,学习仿佛一下子变成了时尚,就算不参加高考的人,不拘什么书,上下班的时候也喜欢拿上一本在手上,既显得有面子,也表示自己跟得上时代的脚步。
这时候,陈慕西那套陈建翎从废品站掏来的《数理化自学丛书》,因为内容涵盖的广,又浅显易懂,十分适合自学和复习,一跃成了众多考生争相购买的书籍,书店常会有人排上很长的队,就是为了来买这套书。
因陈慕西手里各科的书籍比较齐全,晚上吃过饭,刘跃常带着老婆孩子过来,在一起学习,四人互相讨论、互相监督。时不常的,刘进也会跟来,或是陈慕西班里的同学跑来,不过,固定成员还是他们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