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开明(7)

簪缨问鼎 捂脸大笑 4528 字 2个月前

“殿下回来了吗?”坐在窗边高凳上,张婉欠身探望。

“启禀太子妃, 太子还在弘文院中读书, 怕是要再等些时候。”下面宫女轻声答道。

“让人催一催吧。今日要去式乾殿, 莫迟了。”张婉道。

这些天,太子经常去弘文院读书, 还会唤水部郎前来问话,每日起早贪黑,极是用心。张婉看在眼里, 也颇为欢喜。且不说监督水利, 是父皇安排下来的差事。这些国政多一份见解, 对于将来也有莫大好处。

因而下人怕太子外出治水,错过了产期。张婉却丝毫不惧。她又不是头胎, 宫中又有这么多人看着。何必为这点小事, 耽误了太子的重任。

抱过乳娘怀中的长子, 张婉伸手点了点儿子挺巧的小鼻子:“大郎越来越俊俏了, 等会去见皇爷爷可好?”

那奶娃啪的一声,吐了个泡泡, 惹得众人齐声笑了起来。

一旁, 有个宫女凑到了太子妃耳边, 轻轻说了声什么。张婉眉峰都未曾动一下, 只道无妨。

骠骑将军入宫, 又不是一次两次。他们现在去参见,父皇怕是不会责怪,反而心生欢喜呢。这点张婉心里清楚的很。

又等了一刻钟, 暖阁的门被一把推开,梁荣大步走了进来:“看书看得入神了,险些忘了时辰。多亏顺娘着人唤我……”

张婉接过宫人手中的巾帕,在梁荣额上擦了一擦,柔声道:“时辰尚早,殿下何必赶的这么急?”

天子不喜以人为畜,因而太子在东宫也不乘肩舆,皆是步行。怕是走得太快,额上才会冒汗。

梁荣微微一笑,握住了妻子的手:“冬日地滑,你身子沉,车还是慢些走更好。”

这话说得张婉面上一红:“殿下有心了。”

为了让她安稳乘车,太子宁肯自己赶上几步。这份呵护,怎能不让张婉动容?

梁荣却不把这点小事放在心上。待汗落了,就牵着太子妃的手上了车,向着式乾殿而去。

东宫离式乾殿并不算远,不多时便到了地方。梁荣带着妻儿缓步入了偏殿,只见殿中御案上,摆着一副围棋。天子与奕将军对坐,正在手谈。

“荣儿来了?快进来。”看到儿子一家进门,梁峰一推棋盘,笑着转身。

眼看快要得胜的一局,被推乱了棋盘。奕延挑挑眉,压住唇边笑意,站起身来。

“儿臣见过父皇。”太子和太子妃齐齐见礼。

一旁奕延躬身,向梁荣两人行礼:“臣见过太子殿下、太子妃。”

梁荣连忙道:“骠骑将军免礼。”

奕延在这边,梁荣是半点不奇怪。刚刚平定雍州,大胜归来,父皇肯定是要招人入宫的。这么多年过去,他也算见怪不怪了。只要奕延忠心,跟在父皇身边,也算有个照应。

“都坐。”梁峰笑着摆手,“昱儿也来了?让皇爷爷看看。”

当初给长孙取名,着实让梁峰绞尽脑汁。又要好听,又要绕开常用字才行。天子的名字可是要避讳的,就像他那个“丰”字,现在都没人敢用了。“丰收”要说成“盛产”、“粮足”才行。将来还要避讳梁荣的“荣”字。这样的麻烦事,两次就足够了。以后皇子皇孙取名,还是选生僻一些的字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