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的首映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观影结束后,影评人并没有多做停留,而是匆匆离去。他们需要尽快回家,赶出第二天发表的稿件。
对于电影末尾处,送别萨迦的那首《送别》,外界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
有些人觉得这首歌放在这里和整部电影的风格不太搭。有些人则觉得,这首歌响起的时候,只有萨迦一个人的身影,而当时的萨迦无论是从扮相还是当时的整个情境来看,都是符合这首歌的基调的。
此外,还有人觉得,这首歌用在这里,是因为导演张福安心中的爱国情结使然。
《行者》是一部合资电影,虽然导演是z国人,但是剧组中国的工作人员也不少,况且这部电影从题材就限制了z国元素的加入,一个心系祖国的导演,希望在自己的影片中看到更多的z国风情,也确实无可厚非。
就像最后那段萨迦与众人离别的场景一样,明明可以在国外取景,却偏偏要劳心劳力的跑到z国来。在某些人看来可能是一种浪费,在另一群人看来,却是值得的。
当然,关于《送别》这首歌的插入,在z国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这不过是《行者》引发的众多话题中的一个,对整部电影来说,甚至无关痛痒。还不如他们对于剧情以及剧中人物的讨论来的激烈。
不过在z国如此,在国却又是另外一种情形。
《送别》这首z国元素十足的歌曲,在稚嫩的童音合唱下,显得越发动听。其中富有韵味的歌词,被制片方非常机智的翻译成英文,并且做出详细解读,张贴在萨琳娜的脸书上。
萨琳娜配合地写上了对这首歌的欣赏以及喜爱,艾伦也在下面留言,称自己已经单曲循环十几遍,每次听完都会想起远在z国的穆,真希望穆能够早日来国,到时候三个人还能聚在一起演电影。
有了这样引导性的宣传,巫穆这个名字和《送别》这首歌在国彻底火了起来。
特别是《送别》这首歌,脸书上到处都是关于它的讨论,好像如果有人不知道就是外星人一样。反倒是巫穆这边,热度似乎还没有《送别》这首歌来得火。
相比艾伦和萨琳娜的出名,巫穆在国就像一个新人一样。他参演的作品终究还是少了点,即便是作为主要角色参演的那几部,也并没有传播到国外来。
这样一来,巫穆饰演的萨迦尽管让人眼前一亮,国观众也对他的关注度陡然增加,但是这些终究敌不过的作品太少这个缺憾。
很多影迷因为《行者》喜欢上了这个来自遥远东方,叫做穆的演员,可惜在找不到他的相关作品后,只得放下对他的喜爱。
有时候,影迷的爱就是这么短暂,也许在下一部他们喜欢的影片上映后,他们的关注点就会再次被转移。
宋怡然人在国内,但是巫穆出演了《行者》这部合资电影后,他也会时不时查看一下有关巫穆的海外新闻。见巫穆在国外小红了一把,宋怡然在高兴之余,不免有些忧心。
红到国外的z国艺人并不少,但是抛开了他们在本土的优势,他们在国外热度的下降速度,实在是快的惊人。他们能够因为一部电影的上映迅速走红,也能够因为这部电影的下映迅速消失在观众眼中。
他们获得的从来都不是粉丝,只是一点点关注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