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组该表现的不是单纯的黑暗,也不是既要有黑暗,也要有光明,而是要把侧重放在‘光明’。
大家七嘴八舌讲述自己的理解,得到颜煜的高度肯定。
“对,你们非常聪明。”她轻轻笑了笑。
“颜导师夸我了哎……”
“她好美,也好温柔。”
几位学历比较‘贫瘠’的练习生,被公认的才女颜煜夸温柔,忍不住觉得胸口小鹿乱撞。
[陷进去了.jpg]
“你们清醒一点!”易景臣急忙唤醒小伙伴的梦境,生怕他们越陷越深。
[男团练习生不可以谈恋爱,单恋也不可以!]
[而且颜导师准备跟沫宝宝深入交流,不准拆我的CP!]
几个练习生如梦初醒,慌忙收起糟糕的念头,摆正毫无杂念的师生关系。
颜煜害怕自己散发更多魅力,惹得小男生们心猿意马,收起笑容继续分析,“其实,以社会黑暗为题材,歌颂苦难的作品很多。但是,最广为流传的那些,都不止单单歌颂苦难。”
“你们应该都知道,我们所在的世界,上个世纪才经历过一场涉及全人类的动荡,所以那个阶段创造的著名作品,有很多以苦难为题材,流传非常广泛。以致于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苦难只要足够深刻,就值得被传颂。”
“实际上,我一直认为,苦难是不应该被歌颂的。”
颜煜说出这个观点,惹得无数人为之一振。
她声音不大,却每个字都振聋发聩。
一片寂静中,只有易景臣出声附和,“对,我赞同颜导师的观点。”
颜煜没有说话,示意他继续说。
易景臣接着讲述,“我走访过很多世人眼中‘苦难’的家庭,他们贫穷,落后。可能倾其一生,都没办法达到城市最低的生活水平。”
“可是我采访他们的时候,都有同样的感觉。他们身上最该被报道的不是苦难,而是他们与苦难对抗的毅力。”易景臣说着,讲述了几个真实的例子。
他讲故事的方式,和曾经写下的报道是一样的。
易景臣从来不会用大片大片的文字,描述他们正在遭遇的痛苦。而是会在相处和走访中,寻找他们身上最值得扶持的闪光点。
比如那些教育资源有限,却还想去城市读大学的孩子。
比如那些生活环境艰苦,家里却总是一尘不染,会把最好的饭菜端出来招待客人,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底层劳动人民……
“苦难本身是不值得的。那些赞颂苦难的人,大多是因为苦难没有落在自己身上。”易景臣一针见血地指出,“赞美别人吃苦受难的美好品德,又不需要成本。”
颜煜盯着他,颇为意外,“原来,你也会有这种想法。”
易景臣总是表现得温暖,阳光,对世界充满热爱。
颜煜一度以为,他是那种圣母,不分好坏只渡慈悲的烂好人。
易景臣:???
颜导师对我有什么误解?
颜煜再次笑笑,放下手中的粉笔,“你能理解到这种程度,接下来,应该不需要我了。”
“咦?”易景臣错愕。
一公的时候,颜煜帮《阳猫》组指导,几乎直接给易景臣指明了方向和内容。
到了二公,节目组对词曲要求更高,颜煜却连大方向都没说清楚,就表示不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