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8 部分

年了,之所以没新上任不久的苏太医有名是因为自牛痘出现痘科便不再那么受重视(没威胁了),正骨科用的地方多在帝王狩猎之时,看诊的也多为各大军营将领,于深宫内苑最多是看个崴脚什么的,因此不为深宫嫔妃青睐。

——要拉拢也找千金科的,这才对争宠有保证啊。

妮莽衣真心觉得容嬷嬷不擅长出谋划策。无奈道:“我如今怀着孕,有什么不舒服的也只有传千金科太医的份,哪里轮到擅长正骨科痘科的太医?别人一瞧都知道有问题了。”

白浪费了人才。

好钢用在刀刃上……妮莽衣唇角微抿,手轻轻摩挲着腹部。就算怀了龙胎,知道自己命格极贵,她也不敢或忘昔日屈辱,况且如今还身处险境,只有熬过了,方有希望。她这一生是不冀求坦途了,可她的儿子,她一定要留给他最好的。

“娘娘,太后身边的冬芒姑姑来了。”小宫女在殿门外禀报。

妮莽衣听到,不待屋里人回禀便高声道:“快请进来。”

在殿外候着的冬芒从她的声音里听出欢喜,眼中闪过满意之色,待见娴嫔亲自走到殿门迎着,平静的脸上方露出受宠若惊之色:“娘娘身子贵重,可折煞了奴婢。”

“姑姑万不可这么说。”妮莽衣顾忌着身子只虚手扶起冬芒的礼,她身边得用的宫女珊如早有眼色地抢先上前扶起冬芒。妮莽衣赞赏地瞅了珊如一眼,含笑将冬芒迎进屋里,“姑姑是太后娘娘身边的得意人,我们小辈的合该尊重些。”

这话冬芒果然听的高兴,推辞了进屋之举:“娘娘孝顺之心太后心中有数呢,这不才令奴婢带了赏赐并从碧云寺求来的平安符一枚,希望能庇佑娘娘平安康泰。”说着,让随同前来的内务府小太监将东西示出。

除了平安符,另有今年进贡的月华锦两匹、琉璃纱两匹,凤穿牡丹妆花缎两匹,上好高丽布毛青布各两匹。其中月华锦和琉璃纱向来是皇上留着赏人的,不在后宫份例之中。

太后此举,不止是为了向宫中嫔妃表示她对娴嫔的庇护之意,更是宣告了她的权威——再怎么着她也是圣母皇太后,尽管较真起来地位不如母后皇太后尊贵,但皇帝却是实实在在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

这次妮莽衣不得不行礼叩谢了,还一副感激涕零,如沙漠旅者如饮圣泉的模样。

太后看重娴嫔和她肚子里的孩子,冬芒自然也有心亲近,立时亲热恭敬地扶起了妮莽衣,一起进了延禧宫明间,说起了这些日子的近况,隐晦地谈到了皇后日前在园子里也赏了纯嫔两匹琉璃纱。

妮莽衣一面心惊于太后的消息灵通,一面又揣测起来:难道自己怀胎不稳是纯嫔搞的鬼?纯嫔竟全然不顾太后昔日的恩情投了皇后?

联想到之前慧妃之死,她眼眸一眯,单单一个愉嫔怎么有那么大的力量左右宫中流言,连自己的命格都被传得人尽皆知,可见是跟皇后哲妃那一方连了手,哲妃纯嫔与慧妃有仇,她们去了心头大患,连带自己降了位受了训斥……若再丢了肚子的小阿哥岂不更称了愉嫔纯嫔的心?!要知道她们在太后跟前得脸,不就是一个仗着所出皇阿哥流着满洲纯正血统,一个则生育有功,除皇后外所出儿女最多……

想必太后也是怀疑纯嫔这才派人提醒自己的吧。

可为什么不提代掌宫务的愉嫔?妮莽衣冷笑,不过是自己肚里的还未出生,是男是女不能确定,太后不想轻易放弃愉嫔和五阿哥这道棋罢了。又或者,太后想一直留着他们制衡自己……

双全难敌四手,好汉也架不住人多。历史上皇后,除了清代的皇后,其他皇后好歹还有正妻的保障多一点。

234试探(上)

在俄罗斯额济勒河一带生活了一百多年的土尔扈特部举族东归一事,固然是因为俄罗斯的奴役和压迫,是人类落叶归根的思想,同时,它也表明了如今的大清国富民安,威震邻邦,四方来朝的强盛之姿。

就连百姓也觉得这是件极为自豪的事。

偏偏有一个没眼色的御史马上蹦出来弹劾:二阿哥没有得到皇命就出兵俄罗斯,这是示恩土尔扈特部,居心叵测……baba地,那慷慨激昂的模样仿佛下一刻永琏已经领兵攻回了城京夺取皇位一般。

浑然不知别人看他就像看傻子。别说还有太上皇在那儿,就是没有,这种攸关国体、维护国家声威的问题也不容犹豫,等到皇帝指示,这黄花菜都凉了!大清这才大胜俄罗斯多久啊,俄罗斯主弱臣强各方势力内耗得多好啊,这种时候不紧压着打到它怕要挑什么时候?等整个土尔扈特部被绞灭,杀鸡给猴看?等大清的番臣属国心寒?

土尔扈特部举族东归,这简直就大清史上的光辉篇章,你居然还想不出兵,想着被万民唾骂,被吊在青史上给世代读书人口诛笔伐啊?!

居然真有人读书读到傻了,竟还能当上御史……别是另有居心吧?还是想学那个仲永檀,参人上位?

不怪有人这么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