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能下手的地方实在太多,子嗣、健康,可以安排得毫无痕迹甚至栽赃到敌手身上……这些,发现到蛛丝马迹的帝王绝对是忍受不了的,谁知哪天这些手段会用到自己身上?而相对软仁不精明的帝王,等闲是发现不了这些隐密阴私手段的。
她也更清楚,百年的安逸与发展使得内务府的这些包衣世家无不祈盼自己的身份能更进一步,特别是出了孝恭仁皇太后之后。野心的滋生,不是帝王的一两次打压就能消除得了的。她只是没想到,太上皇和皇上颁旨限制了宫女子出头的路子才多久,魏家居然迎难而上,连平抚情绪、重整旗鼓的时间都不用。
这魏家是筹谋了多少年月才有这等信心与把握?
“哼!一个高氏我无法阻止,一个魏氏我还制不了么?”金篱低喃着闭上眼,思量着,半晌,叫来近身太监小连子,吩咐他暗地里将慧妃与魏氏的事传出去,务必第一时间教纯嫔愉嫔等人知晓。
慧妃已经太出风头了,想必她们不会愿意她更进一步成为皇后之下第一人的。
……
七月中旬,云珠在圆明园又接到愉嫔在御花园掌嘴惩罚了慧妃身边一个小宫女的消息,原因是小宫女冲撞了五阿哥永琪,而等代掌宫务的三妃赶到后却发现愉嫔罚错了人,小宫女魏氏纯良心善,不但替同伴受过,还护着五阿哥免受了更大的伤害……
这是怎么一场狗血事件!
七月底,小宫女魏氏又“恰好”以身护住了怀有龙胎的纯嫔……
不用灵枢解说,云珠也敢断定必是有人想一石二鸟,既去了苏宝柔腹中的龙胎又趁机除去魏柔光这个潜在威胁,不过魏柔光临场反应迅速,看破了这场算计,又借机扬了一次名。 记住哦!
弘历听闻这些事后微不可觉地冷嗤了一声,这些女人简直吃饱了没事干!
不过能引起后宫大部份嫔妃重视的宫女……也是个不简单的,弘历不可否认心中真对她起了点好奇,不过也是一点,他更注意的是魏氏的出身——祖父是内务府总管,父亲是内务府管领,也难怪那些女人不是想掌握住她就是想掐掉她的出头之路。
弘历的这些表现并没有避着云珠,这让她蓦地生出一个猜测,历史上孝仪皇后从贵人晋封嫔时取号为“令”除了指她容颜秀美还有指她心地善良之意,这就表示不管是乾隆从她身上发现的亦或是手下报告给他知道的都是魏氏“美好”的一面——一个人在他人的眼中因立场不同所得到印象观感也不同,何况是在倾轧争斗严重的宫闱之中,她居然能表现“完美”——这只说明了一件事,魏氏不仅心计手段极高,深谙皇帝监察后宫的手段,还可能皇帝身边的太监或者暗卫埋有她的人。
想到这里云珠心中一突,她并不认为有个内务府总管的祖父和内务府管领的父亲就能手眼通天到这地步!
最有可能的是她接收了历史上的慧贤皇贵妃高氏在宫中留下的人脉势力。只有高家才可能凭着当年高斌替雍正掌着江南暗谍监察百官的职务而有机会接触皇帝身边的暗卫……
真是有意思啊,不管是真是假,她倒要看看现在的慧妃与魏氏能合作到哪一个地步。
时间就在这种充满了倾轧与较量的氛围中缓缓流过,到了八月份,大清大胜沙俄的捷报在朝堂炸开,随之而来的好消息转眼传得举国皆知,才使得后宫的纷争偃旗息鼓。
原来岳钟琪、傅恒、弘晈各领一路大军,仿元军当年西征路线分三路攻入北俄罗斯(具体战术有所变化),而最接近大清西北的部落、公国因为三路大军配合完美的战术以及威力巨大的火枪火炮下纷纷被攻陷,并取得了一场决定性的胜利。
而此时的沙俄帝国政坛也动荡不安。
自彼得二世病逝,女皇安娜登基之后便对政务漠不关心,政务一直靠她的情夫比隆与一帮子顾问在处理,加上安娜登基后撕毁将实权交还国家最高机构枢密院的协议并解散枢密院,实行高压统治,已然埋下不少隐患。两年前,她的不在意使得沙俄陷入大清的鏊战中,战败与帝国钱粮巨大消耗的双重压力加剧了沙俄高层的矛盾冲突,沙俄皇室反对她的力量、声浪越来越多,直到今年她病情严重,竭力扶持她那才两岁的外孙伊凡成为沙俄的新皇帝……彻底惹恼了最有资格继承帝位的伊丽沙白彼得罗芙娜,双方明里暗里斗个不停。
伊丽沙白彼得罗芙娜不比安娜女皇,她是彼得大帝与叶卡捷琳娜之女,自幼长于宫廷熟悉政治,眼见帝队败退,想起当年被成吉思汗攻至莫斯科的事来,不得不选择暂时妥协,力促沙俄再次向大清请和。
内忧外患,安娜女皇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有岳钟琪坐镇中军,傅恒和弘晈将手头军印交予副将,亲自“护送”沙俄使节再次来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