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部分

大清不是很有利。

而且,有雍正在,除非生母死了,孩子实在还小需要有人看管侍候的下人,否则他也宁愿子孙独居的吧。

灵枢笑着扶着云珠起身,给她擦拭身体:“苏氏不会同意的,别忘了她跟高氏并非表面上这般和睦。”

是的,这样的联盟最紧密,两人又都是内务府世家出身,联合起来在内务府动用的势力更大。不过自上回的“月根草”事件发生的这段时间以来雍正已抓了内务府几次办差不利的借口惩办了不少管领,别人或许只看到表面上的原因,云珠却清楚雍正在一步一步地削除高家在内务府的影响。尽管没有确实证据,但也没有其他的怀疑对象陷害高家,所以真相只有一个。确定了这一点的雍正怎么可能任由高家继续发展势力呢。

云珠穿上棉袍,意态慵懒道:“嬷嬷说的只是对金氏有利,可从高氏方面讲,更紧迫的是稳固她高家在内务府的地位,因为高家在朝中虽然为一方权臣,可根却是在内务府,拉笼内务府的其他势力加强高家在内务府影响力才是高家目前最需要的,高氏眼前最大的依仗便是娘家,怎么可能不尽心尽力呢,所以她与金氏的联合是双赢且势在必行的。”

“主子好好休息吧。”郭嬷嬷叫人进来收拾了屋子,一道下去了。

灵枢跟着云珠进了寝屋,侍候她上了床,又低声禀报了皇宫其他各殿的动静。

云珠“嗯”了一声,闭上眼,“随她们去吧,吩咐下边的人不要轻举妄动。”

“是。”灵枢应道,点亮了柜台上的玉雕罩灯,又吹灭了其他灯火这才退了出去。

九月中旬钟粹宫高常在出门时摔了一跤,早产诞下一女婴,产后大出血,不过三天,女婴早夭。

紧跟着,延禧宫的常贵人暴病身亡,六公主芷兰更改玉牒,正式记到宁嫔名下。

消息传到乾西二所,云珠道:“宁嫔总算是如愿以偿。”没白费功夫。

十月初一,景阳宫的禄贵人早产诞下八阿哥,禄贵人身子大损,从此缠绵病榻。

十月三十万寿节,雍正给八阿哥起名爱新觉罗弘晢,晋禄贵人为禄嫔,晋宁嫔为宁妃。历史上母凭子贵的谦嫔不知是雍正意识到了内务府嫔妃对后宫的影响过大,还是熹贵妃的压制起了效果,总之谦贵人刘氏在这一年并没有晋位。

而禄贵人虽晋为嫔却没有像顾嫔一样另搬一宫居主位,可能是看她病体孱弱无法管理一宫事务及照看好八阿哥,所以才让她继续托庇于景阳宫,又或者雍正心知她如今的状况是出自于熹贵妃之手,不想她连命也丢掉所以才让裕妃继续照拂她……

总之,就算帝王对于后宫的监控再怎么得力也挡不住这前仆后继的争斗发生。

147、生命不息,宫斗不止(下)

熹贵妃头又有些痛了,眼看皇上的万寿节就要到,下个月又是自己的千秋节,虽说停止朝贺筵宴,可也别再整出什么事来添堵啊。

一个高常在、一个常贵人不过是自己掌管六宫不力,这个历代的六宫之主谁也没能做到风平浪静,不过被皇上训斥两句,可一想到策划这一切的宁嫔最终得了利,不但有了个属于自己的孩子更成功晋了妃位,她就跟吞了苍蝇一样难受。

自己被殃及池鱼,幕后主使人不但没事却得了天大好处?这傻子自己白当了?

还有禄贵人,早从太医口中知道她这一胎十有七八是男胎,没想到还真让她生了下来,而高嬷嬷这手段也越发软了,大半年的时间竟没能在最后折掉她的命,让她成功晋了嫔。老天爷可得保佑让禄嫔在床上躺一辈子才好,否则这妃、贵妃离她还远吗?!

顾嫔、禄嫔,还有那个沉默得跟顾嫔影子似的容贵人马佳氏,都是自己的心腹大患啊。熹贵妃这会儿颇能体会当年孝敬皇后坐卧不安的焦虑心情了,这是看着对自己有威胁的人渐渐成长壮大起来而自己偏偏无能为力的奈何。

好在自己这方也不是没有好消息的,九月底,弘历的格格苏氏给自己生了个孙子,虽然碍于有孝在,宫中又出了高常在及常贵人的事,洗三不好大办,可也是件喜事不是?还有十月中旬,格格富察氏也紧跟着给自己生了个孙女,一男一女成了个“好”,这不仅是给皇上万寿节最好的寿礼,也是自己千秋节最好的兆头……

因着两人都是连诞一子一女,云珠以诞育子嗣有功的名义,提了她们在阿哥所里庶福晋的待遇,自己还称赞她贤惠大度,没想到转个眼,苏氏的女儿就没了!还是在自己寿日的前两天,这不是触自己霉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