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没等几天李珩还真就和他联系了。
这人也不知道是从哪儿要到他的电话,自报家门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底下有个工程队最近正好在你们镇上施工,他们需要接待的次数会比较多,你那儿方便吗?”
林阳微微一楞,很快反应过来。
“方便!怎么会不方便!”
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何况还是送上门的钱。
而且像工程队这样的客户林阳以前不是没接触过。这种客户往往都很爽快,只要酒肉管够他们对价格基本上都是不关心的,反正都是走公账。
林阳心里大概知道李珩给他介绍这笔生意是有示好的意思,但他实在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有钱不赚王八蛋!
不赚是为了争一口气?不不不,他早已过了那个年纪。现在的他,只想搞钱,只想让家人过得更好。
再者,他对李珩也不像对李坤那么恶心。
两人谈好合作后,李珩紧接着便把那支工程队的名字和负责人的联系方式给他发过来了。
他办事效率极其快,第二天林阳就接到了来自这个工程队的第一个预订。
第一次他们一共要了五支帐篷,按照每支帐篷五只香草烤鸡,五条菜包鱼,外加一些烤串酒水这样算,这天光李珩给他介绍来的这群客人就让林阳净赚了近两千块钱。更难得的是这样的情况在往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天天有!
不过也得亏林阳自己也会来事儿,而且他这儿的东西也确实好吃又实惠,没等几次接触过后,他就已经和这个施工队的人打成一片。
就这样人带人,口碑传口碑,哪怕暑期这个小高峰过去烧烤园的生意也没有明显的下降。这一点无形之中就成为了林阳更换供鱼商时的底气。
这天,林阳递给林森一个文件袋。
“这里面是烧烤园的营业执照和我的身份证,你骑车去帮我刻个公章回来。”
“刻公章”
“对了...”林阳又递给他一个U盘,继续交待:“顺便帮我把这里面的合同也打两份回来。”
“合同”
林森觉得自己就像一头在安静打盹的猪平白无故被人敲了一下又一下,不明所以。
“不是!哥,你这又是公章又是合同...你要干嘛?”
“我准备换一家鱼塘合作。”
吃一堑长一智,这次他已经和下家说好了要签合同,合同里面规定了合作期间不能随意变价,更不能缺斤短两。当然,针对林阳方面的条款也不是没有,比如规定他每月订购鱼的数量不得少于多少多少斤之类。
总而言之,一切都按照合约履行。
“换一家鱼塘合作”林森有时候呆是呆了点,但总体来说还是聪明的,一听林阳这话他马上就反应过来为的是什么。
那天是他和林阳一起去找的王大伯,那人对他们的态度他过后偶尔想起还是会气的不行!现在一听林阳要把他家换掉,林森哪有反对的!骑上车马不停蹄的就去给林阳办事去了。
但整个林家也不是谁都像林森一样理解林阳的。比如林德胜。
他老好人惯了,觉得都是一个镇上的人彼此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林阳这样的处理方式太过不留情面。特别是当王大伯得知烧烤园不再和他合作后接连给他打了好几个电话放下态度求情后,更加令林德胜对林阳的做法颇有微词。
“你这孩子也是,这么大的事也不知道跟我商量商量!要不是你王大伯给我打电话,我还不知道有这回事儿...”林德胜碎碎念。
林阳挠着头听训,乖得不行。
倒是周顺珍听不下去了,对着林德胜就是一句:“跟你商量跟你有什么好商量的你别什么都怪阳阳,你嫌他不跟你商量,那我就问问你,别人涨价的时候跟你商量了吗?”
林德胜被她一个个问题怼的哑口无言,也不敢再说林阳什么,背着手躲一边叹气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