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世子不高兴 龙沐 2867 字 4个月前

时间一晃便过去了六个月,漠北王妃诞下小王子,北漠王终于撤离了大周。二皇子被大皇子和三皇子联手诛杀,至此,大周内乱终于平息。纪凝和心一功成身退,班师回朝。回到帝都的时候,正是繁花似锦的春天,端王、镇国公率领诸位权贵和帝都百姓在城外数里处夹道欢迎。听着百姓的欢呼,第一次不戴面巾,以真实面目示人的年轻探丸郎颇有些不自在。

五哥策马来到心一身边,有些不安地道:“我真的是平燕伯的儿子吗?我居然还有两个弟弟?哎,我这辈子没做过大少爷,有点紧张……”

三哥:“我这个腿断了的还没说话呢,你紧张个屁!”

霄瞥了他一眼,问:“你紧张什么?”

三哥叹气:“不晓得他们想不想要一个残废的儿子。”

霄淡淡道:“不要也没关系,我们会养你一辈子。”

心一笑道:“我的哥哥们,你们就放心吧!他们等了二十多年了,只要你们回家,那些叔叔婶婶们只有高兴,没有嫌弃的!”

说话间,他已经在人群里看见了林旦。林旦几个月前从河洛回来了,身边跟着三个半人高的孩子,正指着心一跟孩子们说话,不知说了什么,孩子们开心地拍起手来。

心一向他们招招手,然后又看到了李玉。李玉冲他淡淡一笑,心一回了个笑容,忽然发现他身边站着一个表情紧绷的少年。

“多么残忍的一幕。”心一忍不住想,“仿佛看到了无数颗破碎的心。”

纪凝抬手,队伍停下。心一翻身下马,第一个跑到了镇国公面前,大喊:“爹!”说罢,他左看右看,除了镇国公,明侯也在,却没看到最想见的那个人。

“容儿呢?”他的心立即被揪了起来。

镇国公拍拍他的手背,忙道:“她在家呢!你别慌。”

“她还在生我的气?”心一神情黯然。

“你待会儿回去就知道了。”明侯道,“先进宫见了陛下再说。”

说话间,霄带着其余探丸郎来到端王面前,俯身施礼。端王微微颔首,慕纯扶着平原侯上前一步,仔细打量着霄,只见霄面容冷峻,身材颀长,站在人群里是非常打眼的存在。

平燕伯带着沈杰、沈放兄弟找到了老五。血缘关系非常很奇妙,很多人先前明明没见过面,但不少父母一眼就认出了最有可能是自己儿子的那一个。纪凝本来打算率领全军给端王行礼的,结果发现部下们各找各妈,找到了就站在那里彼此面面相觑,气氛不容她打扰,便只好跟丈夫邹怀冰招招手,站到一边说话去了。

端王代陛下慰劳了士兵,纪凝和心一带着几位主要将领们进了宫。汇报完公事之后,霄取出一副画像,对众人道:“这是我们在大周皇宫的发现。”

画像徐徐展开,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众人面前。小皇帝“咦”了一声,好奇地问:“为何大周皇宫会有皇祖母的画像?”

“回陛下,画像上的这位不是圣后,而是大周太后。”霄道,“我们几个潜入皇宫,见到了大周太后本人,发现她和圣后的长相十分相似。”

“你是说……”端王皱眉,“皇祖母和大周太后……”

霄道:“大周太后和圣后是姐妹。圣后十四岁的时候,大周太后被指给了一位王爷做妾室。她们姐妹的生母也是妾,结局十分凄凉,圣后不忍见姐姐重蹈母亲覆辙,自那时离开了大周,后来便遇见了先祖皇帝和老镇国公。此后数十年里,圣后和大周太后一直有秘密的联系,这也是为什么,起义的那几年明明是我们边防最薄弱的时候,大周却始终没有对我们用兵。”

大周太后想看看,她和妹妹用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能否做成同一件事。大周太后从王爷的妾室一步步走向正妃、皇后乃至权倾天下的太后,大力改革朝政弊端,扭转了大周日渐颓靡的局面。圣后一路扶持丈夫,收拾了尸山血海的蓄奴州,临朝三十余年,将一个以贩奴为生的落后小国变成了自由太平的全新国度。

虽殊途而同归,只可惜,两个人为了达成目的都付出了代价。大周太后垂帘听政数十年,晚年被几个儿子公然讨伐,更被世人目为妖后。圣后为了维持来之不易的太平,做出了与自己的初衷相违背的事——她背弃了自己亲手立下的誓言,掳走了开国功勋的亲子,逼他们为大胤尽忠。

如今,大周太后病逝,被圣后带走的孩子也回来了。过往发生的事宛如逐鹿江滚滚不息的流水,一去永不回头,众人听罢,心里一番唏嘘。

端王道:“先前大周频繁派刺客入境,想方设法窃取圣后及圣后心腹的情报,本王本以为他们怀有敌意,如今看来,应是另有隐情。”

“大周太后对圣后的离世有些耿耿于怀,她被要求还政于武氏,怀疑圣后在我们大胤也不如意。”霄解释道,“前年冬天,我等办事不力,大周刺客顺利将情报带回,才使大周太后终于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