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末了,还不忘@程松宁。

第118章 正文完结

3月底, 经历过半月点映的《无问天路》正式上映。

作为一部标准的文艺片,主演之一是具备顶级票房号召力的程松宁,电影预售成绩比起其他商业片倒也不差什么, 但受众始终有限。

上映当日,反响“两极分化”

“看完了,近十年的神片!”

“没完全看懂, 但感觉导演演员都很牛逼!”

差评几乎绝迹, 的确突出了主创团队的能力。

但观众愿意主动理解的程度有限,是这类片子的通病。

不反复来个几遍,不来几个靠谱的“领读”, 单凭观众自己的主观理解,的确很难全部理解导演和演员的用心:那些伏笔,那些福至心灵的设计, 也许真的需要一些欣赏水平。而这样的水平,并不是如今这个浮躁的大生态圈普遍具备的。

好在杨青山+程松宁+管辛培的王炸组合自带流量, 剧组宣发工作还算轻松, 数不清的影评媒体下场灌自来水……

时间推移到4月中旬,路演还没结束。

随着上映铺开,《无问天路》口碑持续发酵。

主创们在宣传之余,渐渐说得更多了。

于是,媒体的宣传重点又多了不少:例如“杨青山和管辛培不得不说的数十年”, 又例如“无冕之王和最年轻满贯影帝到底差在哪儿”。在这之中, 甚至和《无问天路》毫无关系的严斯铭也有戏份, 因为他数度进藏的身影看起来狼狈又可怜……

无所不能的狗仔蹭着热度给出了当初的路透。

被剧情和电影后劲创伤的网友也终于有了治愈的良药:

“看完电影的后劲儿全靠花絮和狗血拉郎调和。”

“这片子程松宁拍完都要靠恋爱去治愈,何况我???”

“唯一的笑点难道不是勘景的时候发现严导尾随?”

什么媒体干什么活儿。

正儿八经的影评经过两三轮紧跟热度的剧情讨论之后, 已经在预测下一届国内三金的提名热门, 大有将《无问天路》推到神坛, 提前为其塑造一个“大魔王”定位,更有营销号不动声色地下场,试图挑起管辛培和程松宁之间的斗争……

而娱乐媒体忙着在花絮里找糖造梗:

杨导管老师好狗血;严导程老师好甜!

杨青山本人也在路演时被CP粉当场“创”到,可他的回答太自然太实诚,以至于观众分不清他到底听没听懂这部分暗示。

而管辛培,首映过后他的活动集中在南部城市。

谁也无法说清宣传安排是刻意为之还是巧合,否则为什么不是程松宁去南部呢?

那又有人说了,严导最近也在B市忙活。

拜托,什么叫夫唱夫随!

这两人才复合多久?正是分不开的时候。

等到程松宁路演结束、电影宣传告一段落已经是四月下旬,比起票房,《无问天路》的口碑毋庸置疑是爆了,爆到官媒和海外媒体都频频发声;爆到类似题材一夜之间立项无数,电影版权已经签出三版,翻拍提上日程。

某天晚上,杨青山毫无征兆地告知主创团队:

《无问天路》在走选送流程了。

程松宁在《恶种》时期就经历过一次,如今这种热烈的感觉远超当初。